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野山沟里的村庄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遗失在山沟野凹的村庄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遗失在山沟野凹里的村庄》
------黑龙口镇原梨洼村
孩子没了娘,就像我们被***遗忘;以豆腐干闻名的黑龙口,却有着豆腐渣一样的梨洼土路!
我们祖祖辈辈上百年,生活在这被群山怀抱的世外桃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山打柴御枯派,下地干活,饮着山泉,唱着山歌,不紧不慢,有条不紊,过着宁静而又简单的生活!
改革开放的巨雷,打破了故乡的宁静与安逸,一代骚动的青年让古香古色的村庄变的沸腾,无数的年轻人走出了大山,寻找红豆的根,心中的梦想,从此,山歌少了豪放,呼喊不再铿锵,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化着。
南下、北上,打工的消息不绝于耳,张三、李四挣钱了,回家盖新房,王麻子引了个山外的媳妇回来看他娘。
谁谁谁买了辆车开回来了,听说不停就要走,怕黑了路上担心。反正,老头、老太太深秘而又鬼异的眼神,高一声低一声的嘟哝着……
潜移默化真的是能影响到孩子,唯有走出去,才能出人头地,活的风光;拼出个样,就能衣锦还乡。孩子不再认真读书,不愿背着书包,拿着干粮,寄宿十里开外的"远方"败耐。村庄更加浮躁、盲目,又有几个能将九年义务教育进行到底?小小年纪,一步三回头,背起了行囊,期冀着梦想,却把心牢牢锁在了一个地方!
时光巳回不到从前的模样,周围村镇,如异军突起,变了形象,道路硬化、拓宽,场面墙面,搞的净亮,家家户户连呼,***的政策好,农民得实惠。然而,梨洼村成了孤魂野鬼,无人问津,几十年发展如初,只因交通不便、道路崎岖。东临黄山村,水泥路铺到接壤处;南接小韩峪村,水泥路至交界处;西靠韩峪川,水泥路拐着走。全村上下,男女老少,怨声载道。若不响应政策,合并到泉源村,也不至于成了没人管的"儿郎"。
多年来的创荡打拼,已有无数的有志青年想回到家乡搞创业,却苦于让人头疼的这十里山路!先看预报,再回家,也时常有车半路抛锚,从村里叫上一二十人,抬车上路,真是苦不堪言,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语,只因足下一条路!
梨洼村民的梦,只想能修一条水泥路!路不通,梨洼小学在,学生在,而师已远矣……
乡村教师常说,最怕被发配到梨洼来教书。可悲啊,可叹!
中国梦,富民强国,国泰民安;
梨洼梦,修路通车,镇贺车通人安。
原文:
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他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我们刚到这里来时,对于这座山林,也是那样感想,绝不会问到:
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我们走入山谷,沿着小溪,走两三里到了水源,转上山坡,便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住的房屋,建筑起来不过二三十年,我们走的路,是二三十年来经营山林的人们一步步踏出来的。处处表露出新开辟的样子,眼前的浓绿浅绿,没有一点历史的重担。但是我们从城内向这里来的中途,忽然觉得踏上了一条旧路。那条路是用石块砌成,从距谷口还有四五里远的一个村庄里伸出,向山谷这边引来,先是断断续续,随后就隐隐约约地消失了。它无人修理,无日不在继续着埋没下去。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因为我想,这条石路一定有一个时期宛宛转转地一直伸入谷口,在谷内溪水的两旁,现在只有树木的地带,曾经有过房屋,只有草的山坡上,曾经有过田园。
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在七十年前,云南省的大部分,经过一场浩劫,回、汉互相仇杀,有多少村庄城镇在这时衰落了。当时短短的二十年内,仅就昆明一个地方说,人口就从一百四十余万降落到二十五万。这里原有的山村,是回民的,可是汉人的,是一次便毁灭了呢,还是渐渐地凋零下去,我们都无从知道,只知它们是在回人几度围攻省城时成了牺牲。现在就是一间房屋的地基都寻不到了,只剩下树林、草原、溪水,除却我们的住毕返森房外,周围四五里内没有人家,但是每座山,每个幽隐的地方还都留有一个名称。这些名称现在只生存在从四邻村里走来的,砍柴、背松毛、放牛牧羊的人们的口里。此外它们却没有什么意义;
若有,就是使我们想到有些地方曾经和人发生过关系,都隐藏着一小段兴衰的历史吧。
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它像是一个民族在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
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世塌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其次就是鼠曲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曲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
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那是些从五六里外趁早上山来采菌子的人。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钉着各人眼前的世界。这景象,手亩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
这中间,高高耸立起来那植物界里最高的树木,有加利树。有时在月夜里,月光把被微风摇摆的叶子镀成银色,我们望着它每瞬间都在生长,仿佛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周围,甚至全山都带着生长起来。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感到悚然,好像对着一个崇高的严峻的圣者,你若不随着他走,就得和他离开,中间不容有妥协。但是,这种树本来是异乡的,移植到这里来并不久,那个山村恐怕不会梦想到它,正如一个人不会想到他死后的坟旁要栽什么树木。
秋后,树林显出萧疏。刚过黄昏,野狗便四出寻食,有时远远在山沟里,有时近到墙外,作出种种求群求食的嗥叫的声音。更加上夜夜常起的狂风,好像要把一切都给刮走。这时有如身在荒原,所有精神方面所体验的,物质方面所获得的,都失却了功用。使人想到海上的飓风,寒带的雪潮,自己一点也不能作主。风声稍息,是野狗的嗥声,野狗声音刚过去,松林里又起了涛浪。这风夜中的嗥声对于当时的那个村落,一定也是一种威胁,尤其是对于无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
在比较平静的夜里,野狗的野性似乎也被夜的温柔驯服了不少。代替野狗的是麂子的嘶声。这温良而机警的兽,自然要时时躲避野狗,但是逃不开人的诡计。月色豫胧的夜半,有一二猎夫,会效仿麂子的嘶声,往往登高一呼,麂子便成群地走来。……据说,前些年,在人迹罕到的树丛里还往往有一只鹿出现。不知是这里曾经有过一个繁盛的鹿群,最后只剩下了一只,还是根本是从外边偶然走来而迷失在这里不能回去呢?反正这是近乎传说了。这美丽的兽,如果我们在庄严的松林里散步,它不期然地在我们对面出现,我们真会像是SaintEustache一般,在它的两角之间看见了幻境。
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连。
山沟里的孩子
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
傍晚,太阳落山了,山沟里很快暗下来了。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远远近近,说说笑笑,夜雾笼罩着他们。
天边的云黑黑的,山沟里的路黑黒的。忽然,天空中亮起了一盏灯,哦,那是月亮哟,它把清辉撒向山野,照亮了孩子们回家的路。传说,山沟里埋藏着一把金钥匙,谁能找到它,谁就能打开智慧的宝库,改变山沟的面貌。山沟里的孩子们,就是怀着这样的理想,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地寻找。
他们要用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宝库,用知识的力量改变村庄,改变山沟的穷面貌。
啊!山沟里的孩子不怕从黑夜启程,他们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词。
2学。。。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还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的艰难,学。。。他隐核们不怕困难、刻苦学。。。的精神。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段落结构。
4能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意思,并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杜重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掌握“笼罩、启程”等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学。。。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的艰难,学。。。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的精神。
导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的?想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用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它
2指名读课文,检测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那灶兄掘两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分段,理清结构。
3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尘芦
4老师小结。
四学。。。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认真地将课文浏览一遍。
2说说:山沟里的孩子是怎么上学的?
3找出文中描写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的句子读一读。
小组讨论、交流: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面对的?
4指导朗读,学生怎么感悟就怎么读。
5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六、七段)
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讨论感悟后,有感情地朗读。
激发学生想想:看看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用一段话补充一下吗?
1师小结。
五齐读课文,全面感受课文内容。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再读课文,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2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3会写本课生字。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二再读课文,联系自己,深入感受内容。
1齐读课文。
2想想山沟里的孩子是怎样上学,联系自己,谈谈你此刻的想法。
3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在班上展示。
三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1读句子,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
2读一读两组句子,抄一抄,积累精彩句子。
四指导学生写本课生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那个字较难写或易写错?
2重点指导“罩、慧、貌、勤”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时间长
山沟里的孩子(上学)路不好走(勇敢、乐观)
不十分安全
本文《读《山沟里的孩子》有感》关键词:优秀作文小学三年级作文
晋江安海养正中心小学三年一班董儒杰
山沟里的孩子们,你们的精神使目标逼近,胜利终将属于你,你们的精神已经在我心中点亮了。学。。。了这篇课文我深受启发。
成功的大门永远向克服困难的人敞开。“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由此,我想到了拥有“发明大王”称号的爱迪生,他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在科学的道路上刻苦钻研,顽强攻关,最终成为两千多项发明的科学家。他坚韧不拔,克服重重困难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在爱迪生身上不也能看到山沟里的孩子的身影吗?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许后退,他们有一股不服输的冲劲,他们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失败”!!有汗水,就会有收获,有信心就一定会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志者事竟成。成功不会落在骄傲的人头上!第一个爬上知识颠峰的人一定是勤奋好学的人。不怕失败的人永远是生活中的强者。有一次,我的成绩不理想,就有了不想念书甚至退学的念头。想到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而我在挫折面前寸步难行,简直像只缩头乌龟,我惭愧得无地自容。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又打回气一样,在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战胜重重困难,像武松打虎似的把拦路虎打得四脚朝天。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名言激励着我和山沟里的孩子一起战胜困难,让我们携手走进知识的殿堂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吧,理想的呼声正朝山沟里的孩子们飘去……指导老师:佘美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助自然景物跨越时空,怀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珍爱、对生命的珍爱,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三《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原文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他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启型鸣鸟。我们刚到这里来时,对于这座山林,也是那样感想,绝不会问到:
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我们走入山谷,沿着小溪,走两三里到了水源,转上山坡,便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住的房屋,建筑起来不过二三十年,我们走的路,是二三十年来经营山林的人们一步步踏出来的。处处表露出新开辟的样子,眼前的浓绿浅绿,没有一点历史的重担。但是我们从城内向这里来的中途,忽然觉得踏上了一条旧路。那条路是用石块砌成,从距谷口还有四五里远的一个村庄里伸出,向山谷这边引来,先是断断续续,随后就隐隐约约地消失了。它无人修理,无日不在继续着埋没下去。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因为我想,这条石路一定有一个时期宛宛转转地一直伸入谷口,在谷内溪水的两旁,现在只有树木的地带,曾经有过房屋,只有草的山坡上,曾经有过田园。
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在七十年前,云南省的大部分,经过一场浩劫,回、汉互相仇杀,有多少村庄城镇在这时衰落了。当时短短的二十年内,仅就昆明一个地方说,人口就从一百四十余万降落到二十五万。这里原有的山村,是回民的,可是汉人的,是一次便毁灭了呢,还是渐渐地凋零下去,我们都无从知道,只知它们是在回人几度围攻省城时成了牺牲。现在就是一间房屋的地基都寻不到了,只剩下树林、草原、溪水,除却我们的住房外,周围四五里内没有人家,但是每座山,每个幽隐的地方还都留有一个名称。这些名称现在只生存在从四邻村里走来的,砍柴、背松毛、放牛牧羊的人们的口里。此外它们却没有什么意义;
若有,就是使我们想到有些地方曾经和人发生过关系,都隐藏着一小段兴衰的历史吧。
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它像是一个民族在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
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拦旁肆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其次就是鼠曲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曲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简轿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
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那是些从五六里外趁早上山来采菌子的人。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钉着各人眼前的世界。这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
这中间,高高耸立起来那植物界里最高的树木,有加利树。有时在月夜里,月光把被微风摇摆的叶子镀成银色,我们望着它每瞬间都在生长,仿佛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周围,甚至全山都带着生长起来。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感到悚然,好像对着一个崇高的严峻的圣者,你若不随着他走,就得和他离开,中间不容有妥协。但是,这种树本来是异乡的,移植到这里来并不久,那个山村恐怕不会梦想到它,正如一个人不会想到他死后的坟旁要栽什么树木。
秋后,树林显出萧疏。刚过黄昏,野狗便四出寻食,有时远远在山沟里,有时近到墙外,作出种种求群求食的嗥叫的声音。更加上夜夜常起的狂风,好像要把一切都给刮走。这时有如身在荒原,所有精神方面所体验的,物质方面所获得的,都失却了功用。使人想到海上的飓风,寒带的雪潮,自己一点也不能作主。风声稍息,是野狗的嗥声,野狗声音刚过去,松林里又起了涛浪。这风夜中的嗥声对于当时的那个村落,一定也是一种威胁,尤其是对于无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
在比较平静的夜里,野狗的野性似乎也被夜的温柔驯服了不少。代替野狗的是麂子的嘶声。这温良而机警的兽,自然要时时躲避野狗,但是逃不开人的诡计。月色豫胧的夜半,有一二猎夫,会效仿麂子的嘶声,往往登高一呼,麂子便成群地走来。……据说,前些年,在人迹罕到的树丛里还往往有一只鹿出现。不知是这里曾经有过一个繁盛的鹿群,最后只剩下了一只,还是根本是从外边偶然走来而迷失在这里不能回去呢?反正这是近乎传说了。这美丽的兽,如果我们在庄严的松林里散步,它不期然地在我们对面出现,我们真会像是SaintEustache一般,在它的两角之间看见了幻境。
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连。
关于野山沟里的村庄和遗失在山沟野凹的村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2023-06-26 / 19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26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10MB
2023-06-26 / 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