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耳坠和耳坠是什么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耳坠的解释
妇女佩戴的下垂的耳饰。后蜀欧阳炯《南乡子》词之五:“耳坠金环穿瑟瑟,霞衣窄。”《红楼梦》第三一回:“猛一瞧,活脱儿就像是寳兄弟--就是多两个耳坠子。”萧红《小城三月》:“带穗的耳坠子,洋手表,样样都有了。”
词语分解
耳的解释耳ě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坕)。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像耳朵的东西:木岩蚂码耳。银耳。像耳朵一样分列两粗哪旁的东西:耳房。鼎耳。听说:耳闻。耳软。耳顺坠的解释坠(坠)ì落,掉下:坠马。呱呱坠地。往下沉:下坠。系挂在器物上垂着的东西:扇坠儿。坠子(a.垂着的东西;b.流行于中国河南、山东的一种曲艺,如“河南坠坠物顷”)。笔画数:;部首:土;笔顺
耳环、耳钉、耳坠的区别:
1、耳钉就象一个图钉的形状,前面有个比较大的饰物,后面是一个针扎在耳洞里,一般不下垂。耳钉像一个小钉子,比较小的,迷你一些的,面积小的比较精制,大一点的比较大气。
2、耳环顾名思义是一个环状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比较大,或者说是个圈,穿在耳洞里,平常也笼统的把有下垂的装饰很多的叫耳环。耳环是环形的,甚至夸张的,穿过耳洞,所以有的会比较沉,包括圆扰罩圈的、缀式的、链状的等等都属于耳环。
羡李孙3、耳坠指带有下垂饰物的耳饰(耳环)。有时耳坠等同于耳环,又称耳坠子,是耳朵饰品的代兄链称。
魏晋南北朝时,除北方少数民族仍旧佩挂耳坠以外,汉族妇女也开始佩戴,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也常有出土,如河北定县华塔遗址出土的一对,上部用金条作成圆环,下部为金丝编成圆柱,在圆柱的两端挂有五个缀有宝石的圆形金片,中间又挂着五个小球,在圆柱的下部,还连缀着六根金质链索,链索下端手世各垂一个金质的尖形锤饰,整件器物重16.6克,长9厘米左右。唐代妇女几乎都不戴耳坠,那是因为不尚穿耳的缘故。宋代妇女喜戴耳环,不喜戴耳坠。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所见甚少。
明代妇女既戴耳环,也戴耳坠。《天水冰山录》中就记载有多种耳坠:如金累丝灯笼耳坠、金玉寿字耳坠、金厢猫睛耳坠、金摺丝楼阁耳坠、金宝琵琶耳坠等。《。。。梅词话》也叙及不少耳坠名称,只是将耳坠称之为坠子,或称坠儿,'。如金坠儿、金灯笼坠子、金镶紫瑛坠子、玲珑坠儿、金镶假青石头坠子、宝石坠子、银镶坠儿等等。不仅质料不同,造型也各各相异,反映了当时首饰制作工艺的进毕樱肢步。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以北京定陵明神宗孝端、孝靖二皇后墓所出土者最为精美。其中有一件玉兔耳坠,在金丝大圆环下缀以一只站立的玉兔,玉兔前肢持杵,作捣药状;在玉兔的脚下,还衬托着一片以金镶宝石制成的朵云。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传说中玉兔捣药的故事设计制作的,玉兔向被视为月亮的象征,而月亮又象征着皇后,以此作为皇后的耳饰是最贴切不过了。
清代妇女也有戴耳坠的风尚。考究者还注意耳坠与服装色彩的搭配。富贵之家的妇女,往往拥有几十付甚至数百付耳坠,根据季节的不同和场合的不同,选择使用。替换方法十分简便,一般不用更换耳环,只要将耳坠连系在耳环上即可。在满族妇女中,还流行着一个耳垂上悬挂三件坠饰的。。。俗,时谓一耳三钳。这是满族妇女固有的装饰。。。惯。乾隆时,一些新派妇女受汉族影响,也开始佩戴一耳一钳,以至引起统治者的不满,因为这样一来,便失去本民族特有的妆饰。。。俗了。乾隆皇帝还专为此事下过诏谕,他说: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族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由于朝廷的干涉颂返,这种现象才有了改变。我们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皇后朝服像上,就可以看到一耳三钳的形象。进入民国以后,在东北满族集居之地,仍保留着这一风。。。。近代妇女曾因反对旧的封建礼教而废止过穿耳。为了使不穿耳的妇女也能用上耳饰,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耳坠。这种耳坠的上部,不再做成圆环,而是用金属加工成一种弓型轧头,轧头上制有螺纹,佩戴时只要松开轧头,套入耳垂,然后再将轧头旋紧即可。这种耳坠实物有大量传世。
元代耳环和金代基本相似,也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后面的弯钩和金代耳环几乎完全一样,区别主要在前半部分,通常以玛瑙、白玉或绿松石等制成各式花样。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古墓出土的耳环就作这种样式。陕西西安玉祥门外元墓出土的耳环也是如此,只是装饰部分用白玉雕凿出人形以代花卉。玉人和耳环的连系,则用极细的金丝。
明代耳环,大多以金银横压出花形,然后在花瓣或花叶部位镶嵌各种宝石,有的还在花蕊中间镶嵌上一颗珍珠。甘肃兰州上西圆明墓及上海肇嘉滨明墓出土的耳环,都是这种类型。在热衷诵经念佛的妇女中,还出现将佛像装饰在耳环上的情况。江苏无锡江溪陶店桥明墓就出土这种耳环实物,其制以金制成托座,上缀玉雕佛像,佛像的底座也用金片加工成莲花状;在佛像的顶部,还镶嵌着四颗珍珠。整件器物虽然不大,仅高3厘米,但佛像的面容神态,被塑造得惟妙惟肖。
明代的笔记小记中也往往有关于耳环的记载。如《天水冰山录》记严蒿被籍没的家产中,有金水晶仙人耳环、金点翠珠宝耳环、纯金方楞耳环、金厢四珠宝石古老钱耳环、金珠串楼台人物耳环、金厢玉灯笼耳环及金累丝灯笼耳环等,共几十种。在《。。。梅词话》、《醒世姻缘传》等书中,也叙及不少耳环名目。其中有一种丁香耳环就很有特色。丁香是一种植物,它的果实很小,呈椭圆形。丁香耳环就是仿照其形状制作而成,在明代,这种小巧玲珑的耳环很受妇女欢迎。不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喜欢戴这种耳环。只是所用质料不同,贵者用金银珍宝,贫者以铜锡玉石。清代学者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一书中,曾谈及这种耳环:饰耳之环,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银一点,此家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肖其形也。除耳环之外,古代妇女也用耳坠。耳坠是连属于耳环之下的一种饰物。它的上部即为耳环,下部悬挂着一组坠饰,因形而得名,故称耳坠。耳坠也来自于异族,本为男子所用,大约在晋六朝时传入中原,也为汉族妇女所采用。
目前能见到的耳坠,以内蒙古敖汉旗周家地古墓出土的一件年代为早。墓主人髡发,面覆麻布,出土时两耳均戴着耳环,其中左耳环下另用皮条系挂一个铜质坠饰。据文物工作者分析,这是一座东胡人的墓葬,入葬年代在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耳坠实物,在内蒙古境内的阿鲁柴登遗址以及准格尔旗西沟畔墓均有出土。如阿鲁柴登出土的一对,上部为金丝弯成的圆型耳环,耳环下缀有坠饰,坠饰上部由两头包金的绿松石构成,下部则垂悬着一组三角形金片;准格尔旗出土的一对也很有特色:其圆环上有钮,钮下的坠饰为金丝盘绕而成的两个圆锥体,其中一件还串有宝石。
古代耳坠名称
一、玉珏
大约是汉代之前作为配饰,小的是戴在耳朵上的,单耳双耳没要求。玉珏(yùjué)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
二、瑱
从先秦一直用到明代,礼服上使用,而且佩带方式是塞入耳朵,所以也叫充耳。
三、耳珰
和耳钉一样,戴在耳垂穿孔中,流行年代大概汉魏时期。
四、耳钳
专指满人的传统耳饰
五、耳环
跟现在差不多,没必要过多介绍了。
古代耳饰释名及其发展历程
耳饰在中国的出现和使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最早的耳饰种类为玦,并以玉玦居多,另外也有骨、石、玛瑙和象牙材质。当时受到工艺限制,仅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打磨。从墓地出土的玉玦来看,当时不仅有女性佩戴,成年男性和儿童也有穿耳洞的。。。俗。
两汉时清枝哪期,中原地区的女性流行佩戴耳珰,耳珰呈圆柱体,束腰,两端作喇叭口。多以玻璃、琉璃、玛瑙、琥珀等较为通透的材料制成,故答码有“明月珰”之美称,也搭让有少数是用黄金制作的。耳珰中心均有横贯穿孔,可以用细绳从孔中穿过,并穿坠其它坠饰。出土的耳珰则多见于汉代墓葬中,年代以东汉为主,最早不出西汉晚期。魏晋时期已颇为罕见。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6-26 / 19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26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10MB
2023-06-26 / 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