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红色吸蜜鹦鹉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红色吸蜜鹦鹉是什么品种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红色吸蜜鹦鹉
红色吸蜜鹦鹉(RedLory)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给人的感觉都非常美丽,这种鹦鹉在台湾很常见,尤其在鸟店可以常看到红色吸蜜鹦鹉的幼鸟。红色吸蜜鹦鹉是比较吵杂的鹦鹉,宽嫌有时尖锐的叫声使人无法忍受,尤其购买成鸟前先评估居家环境是否适合饲养这类吵杂的种类。
台湾繁殖红色吸蜜鹦鹉成功者非常多,只要选择成熟且人工繁殖的红色吸蜜鹦鹉就能很快有繁殖成果,难度低,用小型笼子即可繁殖成功,一窝产2颗卵,孵化期约26天,7-9个星期后羽毛长成,幼鸟应于3至4个星期后抓出巢箱手养,否则亲鸟有可能攻击幼鸟,全年皆可繁殖。
中文学名:红色吸蜜鹦鹉
中文别名:红伶
英文名:RedLory
二名法:Eosborne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者圆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鹦形目
科:鹦鹉科
亚科:吸蜜鹦鹉亚科
属:Eos
亚种:2种
分布: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慎嫌手岛)、东帝汶等岛屿
红色吸蜜鹦鹉的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斗庆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喜成对或集小群活动。红色吸蜜鹦鹉的特点
红色吸蜜鹦鹉的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高销并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活动于潮湿的原始森林、红树林沼泽区、近海岸的林地和椰子种植园。成对或集小群活动,偶尔聚集50只以上的大群。分布于印尼诸岛和布鲁岛。
身长28~31厘米,体重170克,寿命16年。是Eos属的吸蜜鹦鹉中黑色和蓝色斑点最少的种类。成鸟头部和颈部完全红色。初级飞羽为黑色,次级和三级飞羽蓝色。所有的尾巴羽毛红褐色。虹膜红色,腿灰色。幼鸟比戚迹它们的父母羽色暗。主要飞羽蓝灰色。耳羽有时覆盖蓝色。肛周和腿有渗透的小蓝点。腹部的羽毛常常镶有深蓝色的边缘。虹膜褐色。
红色戚举吸蜜轿仔橘鹦鹉在饮食方面以进口红色吸蜜鸟专用粉料、麻籽或向日葵籽为主食,配合新鲜蔬菜水果,亦可将新鲜蔬果打成果浆喂食效果更佳,切忌随意使用偏方或其他速效品。红色吸蜜鹦鹉喂什么
红色吸蜜鹦鹉挺好养的,红色吸蜜鹦鹉的食物可用玉米、稻子、花生、小麻籽、葵花籽、粉料以玉米面或混合面料蒸制窝头,并供给少量的水果和蔬菜。
在饮食方面以进口红色吸蜜鸟专用粉料、麻籽或向日葵籽为主食,配合新鲜蔬菜水果,亦可将新鲜蔬果打成果浆喂食闭团效果更佳,(切忌随意使用偏方或其他速效品),管理方面须定期清洗、消毒鸟舍,并做好除虫和疾病的预防。
虹彩吸蜜鹦鹉的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拓展:
1、虹彩吸蜜鹦鹉(学名:Trichoglossushaematodus)共有21个亚种,体长25-30厘米,羽色鲜艳。体重120-130克。嘴为桔红色,脚为蓝灰色。头顶、下颌及脸颊部为深蓝色。枕部和颈上部有紫褐色和黄绿色的环带。背部、翅膀和尾羽为绿色。胸部为红色,并具有黑色的带状块斑,腹部、两胁为暗绿色,并有红色横斑,尾下覆羽为黄色。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常成群啁啾尖叫,叫声嘈杂。
虹彩吸蜜鹦鹉栖息在低地森林、开阔林地和公园中,以花粉和花蜜为陵核茄食,也吃种子、果实和昆虫。成对或集群活动。活泼好动,从一个树丛飞到另一个树丛。飞行呈直线,速度快。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
2、生氏羡活。。。性
虹彩吸蜜鹦尺察鹉不迁徙,多成对或集群活动,活泼好动,叫声嘈杂。飞行呈直线,速度快。主要食物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芽、花蜜等为食,特别是苹果、梨以及刚灌浆而未成熟的玉米、高粱等,偶尔也吃一些昆虫。与此相适应的是,它的肌胃也比较小,而且非肌肉质。到了开花季节,彩虹吸蜜鹦鹉便从这一个树丛飞到另一个树丛,从这一个地区飞到另一个地区,能够象生活在南美洲的蜂鸟那样传播花粉。它的舌尖部布满了刷子状的突起,完全适应吸食花粉、花蜜及柔软多汁的果实的生活。为了寻找食物,往往长途跋涉,有时也会光临人家附近的果树或花园中采取花蜜。
关于红色吸蜜鹦鹉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6-26 / 19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26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10MB
2023-06-26 / 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