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激点文学网这个问题,找点文学的资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也有同感,具体奉上一篇文章,请君参考:
不过,尽管网络文学从门缝里挤进了茅盾文学奖的大门,尽管在网络中风生水起的“新兴通俗文学”风头强劲,加之“网络文学欲得茅盾文学奖”的说法时常出没,更有“不出10年,网络文学定能拿下茅盾文学奖”之类的豪言壮语,但就传统文学、严肃文学在文学、文化上名正言顺的立场而言,茅盾文学奖认同的经典文学价值,恐怕不会轻易认同网络文学作品。
用专家的话说,茅盾文学奖“更倾向现实主义”,这和网络文学貌似充满好奇与想象力,实则遍布“逻辑连贯缺失”、且“想象力”大多局限在单调的“穿越”甚至“玄幻”中这样旁带燃的状况看,“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重点文学网站”推荐的文学作品,怕是“只能装点一下门面了”。
这真的不像是随意之语。虽然这些年网络文学逐步上轨,书写质量提升显著,并且市场规模不断膨胀,抢占银屏声势强盛,等等,但客观说,高强度的键盘运动比之传统文学耐心细致的文字琢磨,产品质量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
此外,网络文学在文化与现实生活层面融贯的东西太少。有分析指,网络文学读者虽众,但总体而言,就读者群体自身的素质来看,和传统文学的阅读群体有很大落差,甚至有网络文学研究者感觉,情绪、欲望张扬的网络文学缺乏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真正的内心交流,这是网络文学阅读率高企和传播宽远,但社会影响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可能有些偏颇,但绝大多数网络作品关涉人类复杂情感的描述粗陋不堪却是事实。
事实上,不同的受众群体在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看法和态度上存在着很大分歧,网络文学的写作态度、社会影响等方面,与传统文学的趣味和精神以及价值标准相去甚远。
另一方面,虽然很多人在看、在谈网络文学,阅读网络小说也是相当一部分人的时尚,只是,涉及到具体作品,是否有完善的网络作品在“网文”阅读族群中也少有共识。这显然给雄心壮志的网络作家增加了获奖的障碍。
面对文学未来的发展,有人认为可以形成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有人认为网络文学将取代传统文学而跻身殿堂,是未来的主流文学,更有传统作家坦言,“将来打败我们的肯定是现在的网络写手”。不过就当下的局面看,很难确定如此预期到底是描绘出的理想,还是漫不经心的激励,虽然读者也许希望出现这样的现实。
网络文学能够参评茅盾文学奖,本身就包含了对网络文学运虚价值的肯定和认同,是对网络文学作家的激励和鼓舞。长远看,现在专家评委们的标准也不可能是终极行或标准,假以时日,网络文学定会挺身站立。
或者此次真的就花落“网文”也不一定,不过,无论“美梦”是否成真,广大读者的肯定对网络文学才是更真实的“名分”,所以,网络文学、网络作家,理性、客观地审视和分析网络文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与读者交互形成心灵的共鸣,也许更加重要,这对网络作家和读者来说也更有意义。
独占花魁的事本身也不是急切就能实现的,还是在创作上多一点耐心吧。
1、中国作家网
中国作家网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官方网站,主页不定期发布作家协会的工作动态和新闻信息。
由人民网和《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作家网新版2016年7月18日正式上线。
中国作家网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文艺报》社管理运营,作为一家公益性文学网站,它始终坚持链洞段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新闻观为指导,坚持政治家办网、文化立网、文学兴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宣传贯彻***的文艺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已成为“汇聚作颤晌家信息、发出作家声音、展示文学魅力”的平台,是广大作家和读者了解中国作协工作、观察当代文学艺术发展趋势、跟踪当代文学创作动态、获知国外文艺新状况的重要渠道。
正式上线的新版中国作家网,在页面风格、栏目设置、功能拓展等方面呈现出新气象,网站设立“服务”、“评奖”、“新闻”、“报刊”、“评论”、“阅读”、“文史”等27个频道。
2、中国知网
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2019年5月,“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在线学。。。平台在中国知网正式上线发布。
3、起点中文网
起点中文网创建于2002年5月,是国内最大文学阅读与写作平台之一,是国内领先的原创文学门户网站,隶属于国内最大的数字内容综合平台——阅文集团旗下。
前身为起点原创文学协会(ChineseMagicfantasyUnion),长期棚誉致力于原创文学作者的挖掘与培养工作,并以推动中国文学原创事业为发展宗旨,在2003年10月以此为契机开创了在线收费阅读即电子出版的新模式。
4、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源自1999年的博友paper工作室,2006年期刊网独自运营,服务十年来,主要从事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提供论文素材、图书出版等服务。
5、晋江文学城
晋江文学城是中国大陆著名的女性文学网站,创立于2003年8月1日,以耽美、爱情等原创网络小说而著名。主要提供由网友独立创作的小说。日均页面浏览量超过1个亿,日登录固定用户220万。中国网站排名98,世界网站排名1071。
2018年6月,晋江文学城因涉及网络文学作品导向不正确及内容低俗、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侵权盗版三大问题,被有关部门作出行政处罚。
第一名:榕树。榕树作为网络中的最早文学网络,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综合影响力,榕树可以排在第一,在万千文学青年心里,它就是一座文学圣殿,几乎所有的网络写手都在那里发过作品,他留给网民的记忆是其他任何网站都无法取代的。时至今日,榕树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的代名词了。
第二名:起点。论人气,论知名度,起点都应当排在前三甲。大陆玄幻作品,尽出于起点。在玄幻写手中,起点与幻剑一样,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圣殿。许多流传于网络的玄幻作品,都是最先发在起点。因此,要想看到最新的玄幻作品,最好还是去起点。
第三名:猫扑。说到猫扑,很多网友都不会陌生。网络上有许多流传甚广的幽默的网文,大多是出自猫扑。在猫扑,你会流连忘返,因为那么搞笑的帖子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帖子都有。许多帖子可以让你捧腹大笑不已。在国内网络上,论幽默论搞笑,没有网站可以比得上猫扑。因此,猫扑排在第三,也是合情合理的事了。特别是在出了一个“比我聪明的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没我聪明”的小天女后,猫扑更是名震网络,几有不知猫扑不称网友之势。
第四名:天涯。天涯也是网络上最有知名度的网站,几乎每一个网民都听过天涯的名字。有很多网民感叹说:天涯的水太深入,一不小心就被淹死。的确,天涯藏着许多的高人,有很多其他网站的精英和名人都曾在天涯驻足过,并且留下了文字,只是我们有很多人没注意到罢了。可以说,天涯是一个小型社会,君子与小人共处一室,绅士与陪岩流氓兼有。换句话来说,天涯就是一个江湖,在这个江湖里,很多人留连忘返,这又吸引了更多的网友前来。
第五名:清韵。说人气,清韵的人气并不是很旺,为什么清韵也能排在前五名呢?
原因就是清韵的定位非常鲜明,坚持文学本色,做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在清韵,聚集了一大批网络写手。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各路高人。而且清韵的气氛也很好。在那里,完全只有心平气和的交流,看到的只有高手论剑,偶尔也能看到高手坐而论道。这对于新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极高的学。。。提高机会。因此凡是新网友,一律都要去清韵看看,那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无可讳言,清韵的水平相当高,差不多和榕树相当。特别是它的武侠,几乎代表了大陆武侠的最高水平。清韵能做到这一步,的确很不容易,值得赞一个。
更加难得可贵的是,在清韵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广告,看到的只有文学作品,而且其页面设计也非常简洁大方,看起来很舒服。在这里,不得不为清韵的苦心赞一芦罩御个,网络中如果多一些这样的网站,那将是网络文学的幸事。
第六名:红初添香。红袖"这个名字,带着婉约的气息,让人立刻想起古代书生夜读,夜阑人寂,有佳人白衣胜雪研磨添香,这是古代士子心中最最不沾烟火气的美。
红袖创立于1999年,原本是一个个人网站,元老除了今天的站长孙鹏,还有他当时的四个网友。原本只是个人浓厚的兴趣,想不到却慢慢地做出了点名气,叫"红袖添香"是五个人谁的主意,今天已不可考证,只记得当初是为了办出鲜明的女性特色来,后来,这种概念渐渐地模糊起来,红袖成了纯粹的原创文学网站。
人世几番变化,今天,当年的五个人只剩下孙鹏和disha还在坚持。网站的80多位志愿编辑,则都是网站的网友,分散在各地,无偿地为红袖服务,就是为了不让这一片净土沦陷。从1999年7月到今年5月,红袖在没有任何资金援助的情况下,苦苦支撑了近5年。5月,红袖终于找到了同盟,双方以成立公司的形式合作,由对方出资30万,双方各占50%的股份。
对于红袖,我也要赞一个,因为红袖和清韵的情况差不多,也是纯粹以文学为立身根本,似乎和清韵一样,红袖也不想走上商业化道路。
第七名,晋江。晋江是晋江电信闷者局所发展起来的,当时只有五个管理者在努力操持。后来几经变更,现在的管理层已经是第三度换血了。
晋江的发展和清韵有相似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晋江和清韵一样,走得也是综合文学的路子,但是清韵是以武侠见长,代表了大陆武侠文学的最高成就。而晋江则是以言情见长,代表着大陆言情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晋江走出了不少的写手,像明晓溪、藤、飞天红猪等都是先在晋江发表作品,然后再出版作品的。这里不得不提及,晋江的出版机会也很发达,居出各大网站之冠。如果网友们在晋江发过帖的话,一定还记得出版有ABCD四个级别吧?可以这样说,如果是得到读者认可的作品,只要发在晋江,一般都有出版的机会。就这一点而论,晋江要比清韵做得好,因为在晋江,写手有了出版的保证,作品质量自然更有保障了。
晋江作品的文风大多是华丽的,连回帖都是华丽的。在晋江呆的时候,常看见这样的回帖“大人好华丽的文字阿”“一篇华丽的文字又要出来了”,实在有趣。
第八名:汉网。说起来,汉网是一个奇怪的网站,因为它宣扬大汉族极端主义,我也时常去那里玩,有时候也不免被其中的文字激发起血性。在汉网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几乎每一个帖子都要来这么一句话。对此,也不能有太多的非议,毕竟他们也是出于一片爱国之心。
在汉网中,提到的最多就是卫青、陈汤、李世民、冉闵、岳飞、袁崇焕等这些中华民族英雄,讨论最多的朝代就是汉朝和唐朝,最痛恨的朝代就是清朝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汉服也是汉网最先提出来的,记得汉网有过不少的帖子传遍网络,像“遥想我伟大汉人当年”“千古第一英雄冉闵”等文章都是很有爱国激情的文章,不可不读。
作为中华民族子孙,还是有必要去一下汉网,了解一下我们民族伟大的过去。只有了解了我们民族辉煌的过去,才能充分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心。如果有网友是一位爱国愤青的话,建议不妨去汉网看一下。
另外不可不提的是,与汉网对立的满网则经常有贬低汉人的帖子出现,汉满之争也成为网络上的焦点。
第九名:西祠。西祠和榕树一样,也是将自己定位在文学综合网站上了。但是西祠一直是榕树的追赶者。曾经与朋友谈论,文学论道也就榕树、红袖、西祠、清韵可道,其他的不足为人道也。
其实西祠与榕树、红袖的写手资源是共享的,有很多文章基本上是贴遍三家的。换句话来说,西祠与榕树、红袖形成了一个网络文学圈子,他们三家与清韵共同代表了网络文学。他们的发展历史就是整个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他们的发展趋势就是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是西祠的发展比起榕树和红袖来,具有较大的风险,因为西祠没有吸引到足够多的写手,榕树是以综合文学见长,红袖是以女性文学见长,清韵是以武侠见长,晋江是以言情见长,西祠又是以什么见长呢?
不过凭着人气,西祠还能排进十大,以后能不能排进十大,谁也不知道。
第十名就难以排出了,现在心中的候选名单就有铁血、幻剑、龙空、碧海银沙、西陆、水木清华、中青在线、强国论坛、凯迪等,均是难分伯仲啊~~~
网上看的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
[1904——1929][1930——1949][1950——1982]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诞生〔成都〕11月25日(农历甲辰年10月19日)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
本名李尧棠、字芾甘,取自《诗经》中《召南·甘棠》首句“蔽芾甘棠”。从1928年写完《灭亡》时起,开始使用笔名“巴金”,沿用至今。原籍浙江嘉兴。高祖李介庵作为“幕友”从浙江到四川定居。曾祖李王番,著有《醉墨山房仅存稿》。祖父李镛(号皖云),也做过官,后闲居在家,为大家庭的家长,有五子一女(子:李道河、李道溥、李道洋、李道沛、李道鸿;女:李道沆)。他印过一册《秋棠山馆诗钞》送人。父亲李道河,曾任四川广元县知县;母亲陈淑芳。巴金有同胞两兄、两姊、两弟、三妹:大哥李尧枚(1897——1931),三哥李尧林(1903——1945);二姐李尧桢(1898——1915),三姐李尧彩(1899——1924);十四弟李尧椽(1913——),十七弟李尧集(继母生,1917——);九妹李琼如(1909——),十妹(1910——1917),十二妹李瑞手岁珏(继母生,1916——)。(以上兄弟姊妹均按大排行)。整个大家庭有长辈近二十人,兄弟姐妹三十余人,男女仆人四、五十人。1909年(清宣统元年)〔成都——广元〕五岁父亲出任四川北部广元县知县,随父母前往。在广元县衙门内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道在家塾就读,先生姓刘。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背诵《古文观止》,并在晚间从母亲学读《白香词谱》中的词。在书房由六十岁的老书僮贾福服侍,生活起居由杨嫂照料,十二、三岁的姑娘香儿陪伴玩耍。大妹(九妹)琼如生。一九一年(清宣统二年)〔广元〕六岁夏二妹(十妹)生。从母亲房里搬出,由女佣杨嫂照护。十二月26日(农历庚戌年11月25日)为庆祝祖父生日敬神,因讨厌礼节不肯磕头,第一次挨母亲的鞭子。约本年,对父亲坐堂用刑、犯人受刑后叩头谢恩不解,对母亲命人用皮鞭抽打在十妹出痘期间偷吃“发物”黄瓜的奶妈一事,亦产生不快。这期间,初步感觉到世上许多事情的不合理。约本年,留学日本的二叔李道溥、三叔李道洋回四川。二叔在家开办“律师事务所”,三叔曾任南充县知县。一九一一年(清宣统三年)〔广元——成都〕七岁上半年,女佣杨嫂久病而死,留下很深的印象,后以她为原型创作了短篇小说《杨嫂》。父亲辞官,随父母回成都。继续在家塾就读,先生姓龙(或姓邓),具有“新***”思想。六月中旬,川汉铁路“保路同志会”成立,四川掀起保路斗争高潮。至7月初,成都保路会开会十余次,群众爱国保路情绪高涨。8月25日起成都罢市,9月7日、8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制造成都血案,此后,四川各地纷纷发生武装起义。十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链戚命爆发。十一月22日重庆独立,建立蜀军政府。27日,成都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家中制做大汉旗。十二月8日(农历10月18日)成都发生...哗变,城中秩序大乱。父亲和大哥留家,母亲带其他儿女到外祖母家避难,翌日回家。22日赵尔丰被军政府捕杀,这消息使龙(邓?)先生高兴,在家里成为大人们许多天的话题。全家的男人都剪掉了辫子。29日,孙中山在南京当选临时大毕唤睁总统。
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成都〕八岁一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家中做五色旗。二月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祖父因革命而感悲哀,父亲没有表示什么意见,二叔、三叔颇感幻灭。本年,大哥进中学。约本年起,常参加大哥和姐姐、堂姐、表姐们的聚会和游戏,踢毽子、拍皮球、掷大观园图、行各种酒令。还和三哥尧林及其他兄弟组织新剧团,充任配角;他们自己编剧,复写戏票赠人,在家中竹林里演出。他还常到剧场或在家中看川剧、京剧。这一时期,受家庭熏陶,熟知《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情节。约本年,二姐患病,母亲曾请四圣祠医院的外国女医生来家治疗。第一次见到外国人,印象颇深。
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九岁大弟(十四弟)尧椽生。
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十岁〔成都〕七月(农历)母亲病故,安葬于成都市郊磨盘山。此后,深深感到没有母亲的孩子的悲哀。母亲“爱一切人”的教诲,对巴金有很大影响,后来称母亲为自己的“第一个先生”。在母亲的允许下,返成都后,常与“下人”在一起,同他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离开成都。在这些人中,得到了近于原始的正义的信仰和直爽的性格。轿夫老周教他真诚地做人,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后来称他为自己的“第二个先生”。
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十一岁〔成都〕一月15日(农历甲寅年12月1日)二姐尧桢死于肺病。本年,父亲娶继母(邓景遂)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十二岁〔成都〕大哥尧枚中学毕业,由家庭包办完婚,并到成都商业场股份有限公司当职员。继母生三妹(十二妹)瑞珏。约本年,六叔李道鸿、二哥李尧林、香表哥濮季云合办复写的小说杂志《十日》,三个月共出九期,巴金是第一个订户。他对其中千篇一律的哀情小说感不到兴趣,但佩服他们经营杂志的苦心。
一九一七年(民国六年)十三岁〔成都〕一月4日陈蕴珍(肖珊)生于浙江鄞县(宁波)迎凤桥。春成都发生巷战,川军、滇军混战七天。这期间,二叔的两个儿子病死。巴金和三哥也患喉症。战事刚停止,父亲李道河病逝。父亲死后,更感空虚,向书本寻找慰藉,读了《说岳全传》、《施公案》、《彭公案》、《水浒》等许多古典小说。父亲死后,大哥挑起了长房的生活担子,以忍受和让步来应付其他各房的仇视、攻击,大家庭内的矛盾加剧。继母生二弟(十七弟)尧集(遗腹子)。三哥尧林进中学读书。二妹(十妹)病死。从本年起,利用晚间跟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的香表哥学。。。英文。香表哥是对巴金的智力的最初发展有帮助的人。
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十四岁〔成都〕秋进成都青年会英文补。。。学校,一月后因病辍止,继续在家跟香表哥学。。。,持续两年。这期间,第一次直接通过英文阅读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和史蒂文森的《宝岛》。这两本书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使他受到教益。
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十五岁〔成都〕“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思潮涌入四川。大哥从成都市内唯一的一家代售新书报的书铺——“华阳书报流通处”买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后来在该处存放一百元专购新书报。巴金得以读到《新青年》、《每周评论》、《星期评论》、《少年中国》、《少年世界》、《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等北京、上海出版的许多新刊物,和成都出版的刊物《星期日》、《学生潮》、《威克烈》等,他如饥似渴地接受各种新的思想,并常和兄姊们聚在一起讨论其中论及的各种问题。本年,曾向留学日本的两个叔叔学过日语,并颇有兴趣地听他们讲日本的一些情况。
1920年(民国九年)十六岁〔成都〕二月19日(农历已未年12月30日)祖父病故。因祖父逝世,大嫂搬至城外生产。祖父死后,大家庭内部的争斗和倾轧更加剧了,造成的悲剧更多了。下半年起,读到克鲁泡特金《告少年》中译本,异常激动,给翻印此书的新青年社的陈独秀写信,寻求指导,未接到回信后又读到廖亢夫的剧本《夜未央》中译本,深受感动。北京大学实社出版的《实社自由录》第一集中刊登的流亡美国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爱玛·高德曼富于煽动性的文章,使他第一次了解到无政府主义的要义,开始有了献身社会革命的明确信仰;后来,称高德曼为“精神上的母亲”。九月同三哥尧林一道考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从补。。。班到预科、本科,在该校读书两年半。冬成都学界为反对军阀刘存厚开展请愿活动和集体罢课,巴金亦参与,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社会斗争。冬大哥尧枚因在家庭中受刺激患神经病,时有发作。本年起,开始向成都师范学校学生、朝鲜人高自性学。。。世界语,不久辍止。
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十七岁〔成都〕二月20日成都《半月》刊第14号出版,读到该刊登载的《适社的旨趣和大纲》后,很感兴趣,写信给《半月》编辑部要求加入。三天后,编辑来访,说明适社在重庆;此后便参与《半月》刊的工作。编辑部的青年朋友吴先忧以实行“自食其力”的行动,教给巴金“自我牺牲”精神,后来巴金称他为自己的“第三个先生”。四月1日出版的《半月》刊第17号刊载《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这是目前所见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半月》刊17号《本社社员录》中列出他的名字:芾甘。五月参加纪念“五一”活动,第一次上街散发鼓吹“社会革命”的传单。参加组织带有无政府主义倾向的秘密团体“均社”,并发表《均社宣言》。他们办刊物、通讯、散传单、印书、开秘密会议。自此,开始自称为“安那其主义者”。七月《半月》第24号于15日出版,因发表文章反对军阀政府禁止女子剪发,被禁止发行。秋参加《警群》月刊编辑工作,第一期出版后,因与《警群》原筹办者发生争执,原《半月》刊同人联名发表声明,集体脱离该刊,《警群》亦停刊。
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十八岁〔成都〕上半年参加创办成都无政府主义者联盟主办的《平民之声》周刊,主持编辑事务,通讯处设在自己家中,印一千份。第一期出版后即被警察厅禁止发售,但仍半公开地发行;此后用各种办法对付警察厅检查员的干涉和限制。该刊共出十期。在此期间,结识《学生潮》主编之一袁诗尧。袁当时也信仰无政府主义,后来成为共产***员,1928年被四川军阀杀害。七月21日,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郑振铎编)第44期上发表新诗《被虐〔待〕者底哭声》(共十二首),这是目前所见到的他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本年及次年,先后在《文学旬刊》、《妇女杂志》发表新诗九题二十首、散文一篇,这是他最早创作的一批文学作品。八月23日,给《文学旬刊》编者写信,对鸳鸯蝴蝶派文学表示不满。该信署名李芾甘,载9月11日《文学旬刊》第49期“通信”栏,同栏还刊出编者的答复,表示赞同他的意见。
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十九岁〔成都——上海——南京〕四月三姐尧彩出嫁作继室,参加婚礼。五月和三哥尧林一起,离开成都乘木船去重庆,由重庆沿长江至上海。此时得到大哥的帮助和继母的允许。离开四川的原因,是渴望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投身到新的广阔的天地中去;另一方面,也因无中学毕业文凭,被外专改为旁听生,失去了获得该校毕业文凭的资格。秋进上海南洋中学。年底去南京,住北门桥鱼市街21号。进东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补。。。班学。。。。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二十岁〔南京〕五月在广州真社的刊物《春雷》第3期上发表诗作《悼橘宗一》和《伟大的殉者——呈同志大杉荣君之灵》。秋结束东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补。。。班的半年补。。。,进入该校高中三年级。接大哥信,获知三姐尧彩因难产而死。本年至1925年在课余认真学。。。世界语,向上海世界语书店函购书籍自修,并开始据世界语翻译文章本年,两次回原籍浙江嘉兴,住在一位年过八十仍在家中作私塾老师的伯祖父家中。本年,发表译文等近十篇。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二十一岁〔南京——北京——上海〕年初经友人秦抱朴介绍,开始给爱玛·高德曼写信,并收到复信。六月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后,南京学生开展声援活动,巴金亦参加。这段生活后来写进了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八月毕业于东南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随即前往北京,准备投考北京大学。在北京结识曾通信联系的朝鲜流亡青年沈茹秋等,经沈介绍住北河沿同兴公寓。在北京住半月左右,因患肺结核未进考场,在寓中读鲁迅的《呐喊》,得到慰藉。下旬返回上海养病。三哥尧林进苏州私立东吴大学念书。九月参与发起创办无政府主义刊物《民众》半月刊。发起人共十六人,为:真恒、健民、仲九、三木、培心、惠林、芾甘、禅林、吕千、索非、一波、茹秋、种因、剑波、抱朴、不如。本年,发表各种译文、论文约二十篇。
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二十二岁〔上海〕在上海住康悌路康益里,后迁法租界马浪路和友人同住,直至次年一月离沪赴法。一月为纪念被军阀政府杀害的工人领袖黄爱、庞人铨,撰写《黄、庞死后的第四年》。一月至三月在《时事新报·学灯》、《洪水》等报刊上撰文,就“国家消亡”等问题批评郭沫若。四月《五一运动史》出版,这本小册子是目前所见的第一本单行出版的书。上半年曾和法国巴黎《新世纪》发行人、无政府主义者格拉佛通信。十一月译完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本年,向友人卫惠林学。。。日语。读斯捷普尼雅克的《地下的俄罗斯》日译本。本年,发表各种政论文二十余篇。
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二十三岁〔上海——巴黎——沙多——吉里〕一月15日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九人。去法国是为了学。。。经济学,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运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赴巴黎沿途写《海行杂记》三十八则。二月18日抵达马赛。19日抵巴黎,住Blanville街五号旅馆,后又搬至Tournefrt街的旅馆。上午常到卢森堡公园散步,晚上去法国文化协会附设的夜校学。。。法文,不久,家里破产的消息传来,便停止了正式学。。。。三月为排遣寂寞心情,写下《灭亡》第一至第四章。四月与君毅、惠林合写的《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一书,由上海民钟社出版。该书在法国写成寄回上海印行,主要讨论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1930年2月被国民***政府以“煽惑...”的罪名查禁。五月用文言补译李石曾译《狱中与逃狱》(克鲁泡特金著)由广州革新书局出版。该书共52页,后12页原译稿遗失,书局请巴金补译。本月参加救援凡宰地、萨珂的活动,给狱中的凡宰地写信。凡、萨是流亡美国的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被美国当局诬陷犯抢劫、杀人罪判死刑。这件事当时成为轰动欧美的大事件,法朗士、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都参加救援,形成国际性援救活动。七月上旬收到凡宰地的回信和一包书,11日给凡写第二封信,并在此后几天内,激动地写下《灭亡》第十一章“立誓献身的一瞬间”。夏初因健康恶化迁至巴黎以东约一百公里马伦河畔的小城沙多椉�?又译作蒂埃里堡)休养,住在拉封丹中学,并学法文,同时根据英文本(参照内山贤次的日译本)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在翻译过程中,阅读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和《圣经》等。这时,还系统地研究法国大革命,阅读了大量史料和著作,如《吉隆特的***史》(拉马丁著)、《法国革命》(L�马德楞著)、《四个法国妇人》(道布生著)、《大革命史》(J�米席勒著)、《1789?804年的法国革命》(W�布洛斯著)等对民众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十分重视,对马拉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亦极推崇。开始撰写俄国民粹派女革命者苏菲亚、妃格念尔等的传记,后来编成《俄罗斯十女杰》一书。这期间获悉一些关于国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就国内政局在《平等》月刊(美国旧金山华侨工人钟时主编的无政府主义刊物)上发表一些短论,批评国民***和其他反动政客,并宣布同赞成“清***”的无政府主义刊物《革命周报》(系李石曾出资创办)断绝关系。八月上旬在沙多椉�锸盏椒苍椎?月23日写的回信。24日,下午从报纸上得知凡宰地、萨珂两人已于22日午夜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查理斯顿监狱中被电椅烧死,整天激动地写信寄往各处,探诉美国政府。此后几天内,连续写下《灭亡》中的若干片断。十一月8日,译完凡宰地的自传。译作《面包略取》(克鲁泡特金著)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这是他单行出版的第一本译著。本年,还发表各种政论文章二十余篇。
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二十四岁〔沙多——吉里——巴黎——马赛——上海〕一月翻译高德曼的《易卜生的四大社会剧》和《斯特林堡的三本妇女问题剧》。二月5日收到美国伦敦《自由》杂志主编T.H.Keel寄来的赫尔岑《往事与随想》英译本(康·嘉尔纳特夫人译)。参与编译的《克鲁泡特金学说概要》(柏克曼等著)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三月参与翻译的《苏俄革命惨史》(柏克曼著)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四月参与翻译的《革命之路》由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译完克鲁泡特金《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上册,同年九月以《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为题出版。五月由于《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中涉及与国民***合作问题,“四·一二”政变后受到一部分无政府主义者的误解和攻击,因而写《答诬我者书》作自我辩护。夏收到大哥来信,更深切地意识到自己与大哥在思想上的严重分歧,决定完成《灭亡》,使大哥更了解自己要走的路。八月经过半个月时间,于月初整理和补写完《灭亡》全书二十一章,并抄写在五大本硬纸面练。。。簿上。将书稿寄给在上海开明书店工作的周索非,打算自费印刷。在该书稿上第一次署笔名巴金。寄出书稿后从沙多——吉里回到巴黎。九月翻译托洛茨基的论文《托尔斯泰论》,亦署名巴金,寄回上海,载于10月18日《东方杂志》第25卷第19号。由于该文发表较《灭亡》早将近三个月,因而,是以马金的署名最早披露于报刊的一篇文章。十月17日办理回国手续。18日到马赛,因海员工人罢工,滞留十二天,住马赛海滨的美景旅馆,此期间读左拉的《卢贡一马加尔家族》。30日乘船离马赛回国。在船上产生创作描写自己家庭生活的小说的想法,并拟题《春梦》。本年,在巴黎翻译廖亢夫的剧本《前夜》(即《夜未央》),译稿在寄回上海的邮途中丢失。在法国期间,常用世界语与朋友通信。在法国期间,曾与高德曼和柏克曼见面。柏克曼是流亡西欧后加入美国籍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十二月月初回到上海。应友人索非之邀,在鸿兴坊七十五号上海世界语学会住半个月。本月译作《一个卖鱼者的生涯》(凡宰地自传)出版。本年,写研究俄国社会运动及革命人物的一些文章,1935年整理后收入《俄国社会运动史话》一书。本年,还发表论文、译文二十余篇。
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二十五岁〔上海〕一月从鸿兴坊搬至闸北宝山路宝光里十四号,与索非同住一楼。直至1932年1月下旬离开,共住三年。在这里创作了《家》、《雾》、《新生》(第一稿),翻译了《秋天里的春天》等作品。本月中篇小说《灭亡》开始在《小说月报》连载,至四月载完,在文坛引起反响。决定发表《灭亡》的是当时《小说月报》的编者叶圣陶。《灭亡》的发表使巴金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本月加入上海世界语学会(号数为317),并任上海世界语函授学校教员,后当选为上海世界语学会执行委员(理事),直至1932年初才离开世界语运动。先后据世界语翻译过许多文章和作品,比较重要的有剧本《过客之花》(意大利亚米契斯著)、《丹东之死》(苏联阿·托尔斯泰著)、《骷髅的跳舞》(日本秋田雨雀著),中篇小说《秋天里的春天》(匈牙利尤利·巴基著)等。本月译著《断头台上》出版。本月开始参加无政府主义者创办的自由书店的编辑工作,以“马拉”之名编辑五期《自由月刊》。自由书店主要出版克鲁泡特金的著作。因书店负责人朱永邦与巴金等意见不合,加之朱赌博造成经济亏空,书店于次年停办。四月在本月出版的《自由月刊》一卷四期发表文章,就托尔斯泰的评价问题批评钱杏屯。五月译著《蒲鲁东底人生哲学》(克鲁泡特金著)出版。本月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下册。春夏之际,在宝光里索非家结识翻译家马宗融,九月下旬见到其未婚妻罗世弥(罗淑)。六月14日写《克氏〈人生哲学〉之解说》,系统论述克鲁泡特金的道德观。七月大哥尧枚从成都来上海,住一月左右,闲谈中,巴金提到写《春梦》的想法,得到大哥支持。三哥尧林是时在北平燕京大学念书。本月译作《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下篇)出版。八月译作《地底下的俄罗斯》(斯捷普尼雅克著)出版。十月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单行本由微明学社编、开明书店出版。此书1934年被国民***当局禁止发卖。年底,创作第一个短篇小说《房东太太》。本年,译完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托索非请丰子恺题写书名。本年,还发表各种译作、文章四十余篇。其中《〈工女马德兰〉之考察》、《〈***人魂〉及〈火榴〉之考察》、《〈黑暗之势力〉之考察》等文,是他最早的文艺评论文章。
1930年(民国十九年)二十六岁〔上海——杭州——泉州——上海〕一月根据世界语翻译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话剧《过客之花》。重译《夜未央》(廖亢夫著)。二月参考《世界语史》及其它材料写成的《世界语创作文坛概况》,连载于《绿光》第7卷1月号至3月号。三月29日代表上海世界语学会接待来访的日本世界语者长崎。30日出席上海世界语学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译作《骷髅的跳舞》(秋田雨雀著)出版。春写作《死去的太阳》(原名《新生》),寄《小说月报》,被退回。四月2日(农历3月4日)大哥尧枚从成都来信,十分赞成他写“以我家人物为主人翁”的小说《春梦》。本月,《俄罗斯十女杰》出版。译作《一个革命者的回忆》(即《克鲁泡特金自传》)出版。重译本《前夜》(即《夜未央》)出版。七月据柏克曼的《安那其主义ABC》编写的理论著作《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托名美国三藩市平社出版。译作《丹东之死》出版。同月修改《死去的太阳》。本月的一天,突然半夜中醒来,写成短篇小说《洛伯尔先生》。本月据有关材料写成的《世界语文学论》连载于《绿光》第7卷第7月号至10月号。夏与友人到杭州游西湖,并商量无政府主义宣传工作。参加者有卫惠林、卢剑波、郑佩刚等十余人。会后决定由巴金、卫惠林编辑《时代前》杂志(共出六期五册)。八月——九月乘船由上海到福建泉州。途中在鼓浪屿厦门酒店住三天,与作家、世界语学者王鲁彦结识。在泉州(晋江)住黎明高级中学。黎明高级中学是当时福建的无政府主义者的一个重要的活动据点,创办于1928年秋,共办了五年左右。巴金的一些朋友如吴克刚、卫惠林、陈范予等均在这所学校里教过书。这次旅行,和林憾庐、丽尼(郭安仁)等结识。在学校住学生宿舍,有时到办公室帮忙处理校务还在陈范予的指点下学。。。生物知识。在泉州还为上海世界语学会编辑了爱罗先珂的童话集《幸福的船》。本年,大哥李尧枚到上海,住一个月,兄弟之间的友爱仍如旧,但思想差异却更为显著。本年,为上海世界语学会编辑世界语杂志《绿光》。本年,创作短篇小说十二篇。
一九三一年(民国二十年)二十七岁〔上海—杭州—上海—苏州—上海—无锡—上海—浙江长兴—上海〕一月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出版,此书一九三五年三月被国民***当局以“鼓吹革命”的罪名查禁。年初,到杭州,曾和友人一起游西湖。春开始为《时报》写连载小说。初拟名《春梦》,写好“小引”(即“总序”)后决定改名为《激流》(后易名为《家》),写三四章送报馆一次。同时还写作《新生》(第一稿)、《雾》。四月13日下午出席上海世界语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18日《时报》开始连载长篇小说《激流》,同一天大哥尧枚在成都服毒自杀,19日接到电报。本月译作《草原故事》(高尔基著)由上海马来亚书店出版。五月中旬与毛一波等友人游苏州。六月大哥遗书寄到。本月到杭州一次。八月中篇小说《新生》(第一稿)结稿。第一短篇小说集《复仇》由上海新中国书局出版。九月游无锡。十月中篇小说《雾》开始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十二月登完。初冬应在浙江长兴煤矿任科长的朋友李少陵邀请,乘车到煤矿作客,住一周左右,并冒险下井观看,体验生活,为后来创作中篇小说《雪》积累了素材。年底,《激流》结稿。译完世界语的中篇小说《秋天里的春天》(匈牙利巴基著)。开始创作中篇小说《雨》,至翌年5月完成。本年,与复旦大学学生章靳以结识,日后成为编辑工作的最好合作者和关系密切的朋友。
一九三二年(民国二十一年)二十八岁〔上海-南京-上海-泉州-上海-青岛-北平-天津-上海〕一月和缪崇群相识,结下友谊。中篇小说《雨》开始在南京《文艺月刊》上连载,至六月载完。约24、25日,应在南京的友人陈范予的邀请,由上海去南京。是时,友人吴克刚已从河南到南京,卫惠林在南京研究院工作。此次去宁,主要是友人相聚。赴南京之前,开始构思中篇小说《海的梦》,并写三页。28日乘车由南京回上海,行至丹阳,因“一·二八”事变再返南京。日军炮轰闸北,商务印书馆焚于战火,《新生》原稿连同刊载该稿的《小说月报》均化为灰烬。二月3日乘“武昌号”轮离南京回上海,4日出南京港,5日到达上海外滩。住陕西南路步高里五十二号友人家约一个月。本月上旬在《中国著作者为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上签名,在该宣言上签名的还有丁玲、戈公振、陈望道等一百二十九人。三月2日闸北落入日本侵略军手中。几天手,执通行证到闸北家中取书籍、用具,愤慨地目睹日晕暴行。住法租界环龙路花园别墅舅父家的二楼,直至次年春天。月底,《海底梦》结稿,同年5月至7月在《现代》杂志上连载。四月和友人第二次到福建旅行。在船上写《雨》第五章前半部分。途中游鼓浪屿。到泉州住平民中学友人家中,写《雨》第五章后半部分。在泉州住三周,曾访问盛产荔枝和龙眼的延陵乡和青蒙乡,还在友人沈一叶陪同下,访问一位被封建婚姻制度逼迫发疯的姑娘。五月回上海,一周内创作中篇小说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2023-06-26 / 19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26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10MB
2023-06-26 / 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