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母亲的桃花源菊花,以及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他虽然喜欢菊花,但不代表他写任何事物都得用菊花才行
你比如说在这篇古文里面,想象一下漫天飘菊花旁边还有野草丛生那个场面真有点惊悚,而且你思考一下,菊花它的象征意义肯定和本文主旨是无关的
而桃花则不一样啊,“落英缤纷”这个场面显得要去的地方一定是个世外仙境,这景色描写多美啊,反而更突出了住在桃花源人们生活的幸福,更显示出现实社会的肮脏和丑陋
陶渊明独爱菊,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的原因:因为桃花相比菊花更有美感,桃花树高大,姹紫嫣红的场逗帆景更美好,更好像虚幻的仙境。菊花虽然是五柳先生喜欢的花,但是他喜欢的是那份淡然。写这个文章不是突出自己淡然,脱俗的性格,也不是抒情。而是写一个小故事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陶渊明独爱菊,他从入仕到辞官,过上隐居生活,也曾不为五斗米折腰,深刻地意识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又因对这类黑暗的不满,进而想象出一个理想社会,这就是《桃花源记》。世外桃源是五柳先生搭建的自由国度,是一个积极的理想社会,和当时消沉的社会环境截然不同的。五柳先生虽说隐者,备指神和历史上无数冷漠的隐者一样,不是天生喜爱恬淡,仿亏他们也想用自己的所学,致君尧舜禹上,协助君王一起开辟一片人民安居乐业的全球。但软弱无能的君主、暗潮涌动的朝廷,不许他们这样做。
失去信心——因此五柳先生爱菊,取菊花归隐恬淡的质量,也将是他最后的归处。而世外桃源,前边我们说了,是五柳先生心里的自由国度,读《桃花源记》,有一段描写源中生活精致的界面:“其中来往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别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你看,这恰巧是生活在战乱年代的百姓,心中期盼的生活。。。惯。五柳先生独爱菊花体现出了他们的道士归隐情怀,又创作《桃花源记》体现出了他们的儒家文化和道家学说交错的繁杂心态,他清醒地了解到了当时的政界黑暗、政治腐败、民生艰难,可是又无力改变这些,做为一位“当局者迷”的封建知识分子,他只能把这类感慨埋在心里,根据文学著作来表达灵魂深处的哀叹和期待。
这个故事叫做白衣送酒。
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闷知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山汪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扩展资料:
陶渊明的文学城就
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逗罩仔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
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体现了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的巧妙构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渊明
一生钟爱菊花的陶渊明之所以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是因为桃花在古代的意义一直比较积极,而菊花一直是象征着淡薄,有一股“萧瑟”的味道,所以《桃花源记》这个名字其实远比“菊花源记”这个题目更加合适。
在《诗经》中曾经用“桃之夭夭”来形容桃花,这就是在夸桃花十分繁华艳丽。除了《诗经》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古代的诗歌都将桃花看作是繁荣的象征。还有学者认为橡誉山在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的结局中,夸父就是化身为一片桃林了;《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的结尾写道:“夸父逐日而死,最终扔掉了自己的权杖,化身为一片桃林。”由此可见,桃花在古代的意象都是十分积极的,所以在古代诗人的诗歌中,桃花象征的都是还不错的东西,因此陶渊明也将自己心目中的乌托邦看作是“桃花源”。
然而陶渊明最喜欢的菊花,从古至今就是一个“萧瑟”的意象。菊花本来就是在秋风萧瑟的秋天才盛开,所以菊花生来就透露着虚尺一股凄凉的感觉。再加上菊花盛开的时候,已经不是百花梁中盛开的时节了,所以古人也认为菊花是一种淡薄的花卉。陶渊明的自身性格其实也是很像菊花的,不爱繁华爱清静,不爱慕虚荣,而是淡薄名利,但是如果将《桃花源记》改为“菊花源记”的话,那么陶渊明心中那个心之所向的乌托邦就不再是“鸡犬相闻”的了,而是萧萧瑟瑟的,很显然这并不符合《桃花源记》中想要表达的主题。
综上所述,《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就是陶渊明十分向往的一个梦中仙境,所以用意象积极的桃花比用意象萧瑟的菊花更好一些。
关于母亲的桃花源菊花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3-06-26 / 19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26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10MB
2023-06-26 / 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