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刘氏家族内乱换全章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请问肖这个姓的来源,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刘氏家族内乱换全章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两人年纪相仿,都是有勇有谋的,贡献不一样,不好分出谁更厉害,但司马懿历史上地位要高一些。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司马懿是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诸葛亮在北伐中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而司马懿73岁才病逝,被追封宣皇帝,庙号高祖。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扩展资料:
诸葛亮比司马懿有名的原因:
1、诸葛亮安民,司马懿屠民:
诸葛亮之前北伐多次退兵都是因为粮草不继。诸葛亮虽然多次北伐,但是蜀汉百姓生活并没有收到影响。司马懿对待百姓可是很残忍的,辽东之战,公孙渊宣布投降司马懿,司马懿本可兵不血刃夺取辽东,逼的公孙渊自杀,公孙渊自杀本来是想保全辽东百姓,可司马懿还是屠了辽东。
2、诸葛亮谋事,司马懿谋身: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以“隆中对”为颠沛流离的刘备指出一条明路,受任于败军之即,身使东吴,连吴抗曹。又为刘备推荐了庞统、蒋宛、刘巴等人才,白帝托孤之后临危受命,辅佐后主刘禅。
反观司马宴野懿,有人说司马懿不能在正面战场打败诸葛亮,只知道固守不战的原因,是因为“养寇自重”,如果司马懿打败了诸葛亮,那么他也离死期不远了。可是假如司马懿真的是“养寇自重”,不正说明了司马懿做事情只考虑自己生命的保全而不考虑国家的利益。
3、诸葛亮殉国,司司马懿窃国晌腊喊:
武侯满门皆忠烈:诸葛亮北伐魏国,病逝五丈原。诸葛亮局腊之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以身殉国。诸葛亮徒弟姜维直到蜀汉灭亡依然“一计害三贤”,事情暴露复国失败,姜维兵败自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将同为托孤大臣的曹爽满门抄斩,又清剿诸曹诸夏势力,夏侯霸逃难到蜀汉,夏侯玄被司马师杀害,夷灭三族。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废魏帝曹芳,又指示成济杀害魏帝曹髦,司马懿之孙司马炎逼迫魏帝曹奂退位,建立晋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懿(西晋王朝奠基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旦贺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xiào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如果这样,它的读音将变成了去声的xiào,从而成了另外的姓氏了。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而民间认为“’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是不是不可取呢?“’萧’俗作’肖’”的说法如何呢渣缺?因为“肖”实质上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即引为通用。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肖”。
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已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国人最讲究传统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毕竟,“肖”姓毕竟是不规范的姓,不是所有萧家人的姓啊,萧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瞑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萧”。也算是氏族上的统一。
由于时间已过数十年了,有些年轻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已原系萧家人(从身份证看,其爷其父等,均也已写姓“肖”),以轻易否认自已是萧姓人,其实,这些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证:
1,如宗祠,不管建国后萧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萧姓聚集地的萧家宗祠上的“萧”字是不会改的。
2,问长辈,特别是一些上了60岁以上年纪的长辈,他们在小时候,在年轻时一定用过姓萧。
3,祖坟,祖上的坟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萧字。等等。
但不管考证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全中国,写姓肖者中,有99.99999999都是原来的姓萧者,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在此,建议所有“肖”姓家人都尽可能的改正错误,改回祖宗留下的姓“萧”。
大陆同族人改姓背判祖宗之事,也引起了全世界萧氏宗亲的同情。另据可靠消息,现兹有世界萧氏宗亲会等全球数十个宗亲会已联合向国家语委、公安部建议,利用在明年全国换发二代身份证的机会,为所有姓“肖”者改回姓“萧”提供方便参考,让千千万万族人能认祖归宗!!这也希望众多族人也珍惜这个机会!!
萧姓来源:
一、姓氏源流
萧(Xi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大禹贤士伯益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起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据史籍记载,伯益是个很能干的人,舜时曾负责掌火,“烈山泽而焚之”,使禽兽逃匿,开辟了许多农田;又跟随禹跋山涉水疏通河道,救万民于水火。伯益的巨大功绩使他的子模梁派孙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萧孟亏是萧姓第一人。
2、出自子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通志·氏族略》:“萧氏,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后为宋所并,微子之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元和姓綦》也持此说。由于宋微子是殷商后裔,而萧国是由微子之孙大心所建,故萧姓源流可追溯到上古圣君商汤。后世萧姓大多认可此一说法。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据《续通志·氏族略》、《姓氏词典》、《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据《辽史·列传·后妃》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后族以兰陵为郡望,并自称其先祖是兰陵人,把自己附会为西汉宰相萧何的后裔。据《续资治通鉴》记载,有辽一朝“姓氏止分为二,耶律与萧而已。”可见契丹各族中萧姓群体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4、外姓改入。据台北萧氏宗亲会印行的《兰陵世家·萧、钟、叶三姓本是一家》记载,宋朝有一将军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但此说多有破绽,存疑。此外,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得姓始祖:
大心。萧姓原出于子姓,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名将名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战败被俘,被囚于后宫,几个月后才回到宋国,宋闵公为此曾多次取笑他,长万因被触痛处而恼羞成怒,一次乘酒兴杀死了闵公,并从此公开叛乱,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后来宋国微子之后大心率王族弟子及随从组建的...,诛杀了南宫长万,平息了这次叛乱,扶闵公之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桓公。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萧地,以为附庸,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人称萧叔大心。公元前五九七年萧被楚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萧姓。大心也就被后人尊为萧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萧姓最早发源于今山东省。先秦时期,萧姓族人由于国家被灭而散居各地,家族势小力微。到了秦汉时期,社会动荡,迫使萧姓外迁,进入第一个发展迁徙时期。萧姓经长期迁居,已从原聚居地向四周大量繁衍,且名人辈出,汉相萧何便是其典型代表,他早年辅佐刘邦起义,在攻占咸阳后,注意收集秦的律令图书,郡县户口、社会情况等大量资料,为西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并助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他的子孙也分别入仕于两汉,均为高官,为汉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家族兴旺,几个较大的郡望即在此期形成。三国魏晋时期,战乱频繁,加上两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士族南迁,萧姓族人也随之而徙,播迁于南方诸省,使家族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南北朝时期,萧姓显贵于天下,建立了齐、梁两朝、繁衍昌盛、人才辈出,使萧姓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唐宋年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萧姓族人一方面文人墨客遍布于天下,另一方面由于新成分的涌现,即居住在中国北方及东北的契丹族萧氏劲族的加入,从而成为一个显贵、庞大的家族。在此期间萧姓也有迁入福建、广东定居者,至此,在唐宋以前,萧姓已广布于我国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北京、福建、广东等地区。元明清时期,萧姓徙居于南方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份,名人不断使萧姓成为名门,自清康熙末年,萧姓族人开始了多次入迁台湾,有的还远播海外,使萧姓真正遍布于我国南北方各地。今日萧姓在我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山东、广东等省多此姓,六省萧姓约占全国汉族萧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萧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
三、历史名人
萧何:沛县(今属江苏省)人,汉朝政治家,秦末随刘邦起义,他知人善任,在楚汉相争中为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到重要作用,后因功被封为酂侯。
萧统:南兰陵人,南朝梁著名的文学家,梁武帝之子。少时遍读儒家经典,善词赋,辑《文选》三十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颇有影响。
萧衍:南朝南兰陵人,南朝齐时著名大将,后因朝廷腐败内乱,萧衍于五零二年代齐称帝,建立梁朝,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萧琛:南朝梁南兰陵人,少明悟,有才辨,不事产业,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著有《汉书文府》、《齐梁拾遗》文集。
萧禹:唐朝开国宰相。
萧照:宋代山水画家。
萧三:湖南省湘乡人,国际著名诗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早年与毛泽东、蔡和森创建“新民学会”,参加“五四”运动,为我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著有《和平之歌》、《伏枥集》译本、《新木马计》、《前线》等。
萧克:湖南嘉禾人,1926年参加革命,建国后曾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有“儒将”之称。
萧望之:汉朝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人,从师后巷学诗,又从师夏侯胜学《礼》及《论语》,官至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职。
萧思话: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人,南朝宋尚书左仆射,好书史,有令誉,后拜郢州刺史,因有才被武帝以国器许之,他先后历十二州,爱才好士,人咸归之,卒谥穆。
萧道成:南朝南兰陵人,仕宋为中领军,后乘朝廷内乱,壮大势力,拥立顺帝刘准,自为太傅领扬州牧,升为相国,被封齐公,后废宋称帝,建立齐王朝,史称齐高帝。
萧子显:萧道成之孙,长于文学,编纪传体《齐书》60卷,今称《南齐书》。
萧颖士:兰陵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对策第之,曾仕秘书正字、扬州功曹参军等,高才博学,致力于古文。
萧良有:明代汉阳(今湖北省武汉)人,生而聪颖异常,以神童名,万历中会试第一。领国子祭酒,著有《玉堂遗稿》流传。
萧云从:清代山水画家。
萧朝贵:广西省武宣东乡人,太平天国著名领导人之一,在战争中屡立战功,被封为西王,后在与清军作战中阵亡。
萧楚女:原名萧秋,湖北省汉阳人,中国共产***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曾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后在反革命屠杀中被害。
萧劲光:湖南省长沙人,1920年参加革命,建国后长期担任海军**员。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兰陵郡:萧氏望出兰陵。历史上有两个兰陵。“北兰陵”,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一带,西晋元康元年(291年)置郡,汉、晋数百年间,西汉丞相萧何的后裔多聚居于此。隋时废此郡。“南兰陵”,在今江苏省武进县一带,东晋初年置郡,为东晋时萧姓南迁后主要聚居地。
广陵郡:治今江苏省扬州。
河南郡:治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2、堂号
定汉堂:汉代陪人萧何,从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到建立汉朝即皇帝位,始终帮助汉高祖,功居第一,位列丞相,汉朝一切律令典制,都是萧何定的。“定汉堂”,是夸耀萧何追随刘邦有功,汉朝一切律例典制均为他制定。
此外,萧姓的主要堂号有:“定汉堂”、“制律堂”、“师俭堂”、“友爱堂”、“八叶堂”、“兰陵堂”、“河南堂”、“同文堂”等,前两个堂号亦均与萧何有关。============================================================
【萧姓宗祠通用对联】
〖萧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收图兴汉;辅政匡君。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大臣萧何,沛县人,曾为沛县吏,刘邦任亭长时,他曾当过助手,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入咸阳后,他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其他社会情况。楚汉战争中,推荐韩信为大将,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后封酂侯。汉初,制定律令制度,协助高祖消灭了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作有《九章律》。下联典指西汉大臣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迁居杜陵。宣帝时,历官左冯翊、大鸿胪、太子太傅等,甘露年间,主持石渠阁会议,评议儒生对《五经》的意见。宣帝晚年,受遗诏辅政。元帝即位后,因当过师傅而受到尊重,对时政多有匡正。后遭宦官弘恭、石显等人排挤,被迫自杀。相传八叶;文著六朝。——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代初年大臣萧瑀,字时文,祖籍南兰陵,南朝梁宗室后裔,隋炀帝皇后萧后的弟弟。在隋任内史侍郎、河池郡守,李渊定京城,他降唐,武德初年任内史令,深受高祖信赖。太宗时,官尚书左仆射(宰相),封宋国公。性情耿直,是非分明,太宗曾赐他诗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此后,他家中八代任宰相:侄孙萧嵩,玄宗时宰相;萧嵩的儿子萧华,肃宗时宰相;孙子萧复,德宗时宰相;萧华的孙子萧俛,穆宗时宰相;萧仿,懿宗时宰相;萧复的孙子萧寊,懿宗时宰相;曾孙萧遘,僖宗时宰相;萧仿的孙子萧顷,后梁时宰相。下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人,梁武帝的长子,天监初年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就死了,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信佛教,能文章,曾招揽文学之士,编集《文选》三十卷,世称《昭明文选》,选录了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及部分诗书(不选经、子)共三十八类、七百余篇,已初步注意了文学与其他著作的区分。是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对后代文学颇有影响。三瑞御史;八叶相公。——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萧定基为御史,仁宗尝称彭齐文章,杨伾清操、定基政事为“三瑞”。下联典指唐·萧瑀之后,凡八世宰相。凤萧引侣;虎穴卫亲。——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萧史娶秦穆公女弄玉为妻,教弄玉吹箫,能作凤鸣,后携弄玉成仙而去。下联典指清·萧启奉母避乱,堕虎穴中,启以身蔽母。兰陵世泽;文选家声。——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南朝梁萧统,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人,撰《文选》三十卷。选文心瘁;制律功高。——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朝梁萧统事典。下联典指汉萧何为刘邦定律令制度,作有《九章律》。
-----------------------------------------------------------------〖萧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聚书三万卷;为政十二州。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501-531)。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西北)人。梁武帝之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皇太子。少时遍读儒家经典。及长,参考与朝政。善诗赋,曾招才学之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研讨儒事文学,兼探佛理。辑《文选》三十卷,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不准则,选出上自周代,下迄梁朝各种文体的代表作编辑而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颇有影响。下联典指南朝宋尚书左仆射萧思话,南兰陵人。好书史,有令誉。武帝一见,便以国器许之。元嘉中为青州刺史。孝武时征为尚书左仆射。后拜郢州刺史。先后历十二州,爱才好士,人咸归之。卒谥穆。朝贵八千岁;以占第一名。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的萧朝贵,清代广西武宣人。参加领导金田起义,任右弼又正军师,领前军主将,封西王八千岁。在攻略长沙时,中炮阵亡。下联典指明代修撰萧良有,字以占,汉阳人。生而颖异,以神童名。万历中会试第一。领国子祭酒。凡关国家大事,靡不咨询。有《玉堂遗稿》。指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
——萧楚材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高宗时太常博士萧楚材《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诗句联。入谷烟雨润;登崖云日明。
——萧颖士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进士萧颖士《游马耳山》诗句联。萧颖士,字茂挺,兰陵人。年十九举开元进士,对策第之。曾仕秘书正字、扬州功曹参军等。高才博学,致力于古文,时有佣人事颖士十年,或劝其去,答曰:“非不能去,爱其才耳!”汉代宗臣裔;梁朝帝子家。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萧氏宗祠联。春随莺燕至;歌引凤凰来。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时萧史。传说为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列仙传》)
-----------------------------------------------------------------〖萧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高帝以廉治国;名臣惟俭传家。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齐建立者萧道成(427-482),以清俭自奉,卒谥高帝。下联典指汉初大臣萧何,晚年不置坦屋,尝曰:“后世贤师,师吾俭。”
-----------------------------------------------------------------〖萧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制律功高能固汉;选文心瘁继传经。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指西汉大臣萧何(?-193)。萧何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主吏掾。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佐刘邦起义。刘邦率起义军入咸阳,诸将皆忙于分取府库财物,他收取秦王朝的文献档案,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当时社会状况。项羽背约,将刘邦封于偏远之巴、蜀、汉中,楚、汉矛盾汽激化。他说服刘邦暂作战略退却,以保存汉军实力。楚汉战争中,他荐韩信为大将,自以丞相分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汉朝建立,封酇侯,协助刘邦、吕后消灭韩信、陈豨、英布等叛乱;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又参照《秦律》,制定《汉律》九齐,已佚。下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501-531)。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西北)人。梁武帝之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皇太子。少时遍读儒家经典。及长,参考与朝政。善诗赋,曾招才学之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研讨儒事文学,兼探佛理。辑《文选》三十卷,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不准则,选出上自周代,下迄梁朝各种文体的代表作编辑而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颇有影响。三代以还谁翰墨;六经而后此传书。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事典。
-----------------------------------------------------------------〖萧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昴宿腾辉,应延赞侯祥瑞;忠心报赤,特呼宗老芳名。
——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萧何。下联典指梁代江夏太守萧琛,字彦瑜,少明悟,有才辨。频莅大郡,不事产业,特进金紫光禄大夫。有《汉书文府》;《齐梁拾遗》文集。
钓游怀旧迹,将老屋托为支祠,堂堂皇皇,历卅八年始臻美备,恰好魂招南岳、神寝西安,灵爽共归来,故土莫辞千里路;
品学得优名,与仲氏香分贡柱,绳绳继继,至十七世愈觉繁昌,总因风不常凋、霜难殒叶,本根最深厚,浓荫永庇六房人。
——萧杏南撰萧姓宗祠通用联(46+46=92字)
此联为湖北省英山县红花嘴萧氏宗祠上殿联。
============================================================
附录一:
【萧姓与肖姓的辩证】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如《深圳姓氏谈》载:“肖姓亦即萧姓,萧俗作肖。源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勇将南宫长万攻打鲁国被俘,几个月后放回宋国。公元前682年秋,与宋闵公于后宫博戏。闵公无意嘲笑了长万曾当俘虏,长万顿时恼羞成怒,打死了宋闵公,又杀了几个大臣,立公子游为国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萧邑大夫大心组织...,杀逐南宫长万及同***,平息了内乱。宋间公的弟弟桓公即位后,把大心封在萧为附庸国,称为萧叔,其后人就是萧氏即肖氏。南宋未年,一些肖姓居民从福建迁至深圳地区,现聚居在坪地镇,是该镇人口最多的姓氏,大多居住于西湖塘、岳塘岗、香屋一带。”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Xiào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读音也变成了去声的Xiào。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所以“‘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不可取。“‘萧’俗作‘肖’”的说法如何呢?因为“肖”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肖”。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已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国人最讲究传统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毕竟,“肖”姓毕竟是不规范的姓,不是所有萧家人的姓啊,萧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瞑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萧”。
由于时间已过数十年了,有些年轻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已原系萧家人(从身份证看,其爷其父等,均也已写姓“肖”),以轻易否认自已是萧姓人,其实,这些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证:
1、如宗祠,不管建国后萧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萧姓聚集地的萧家宗祠上的“萧”字是不会改的。
2、问长辈,特别是一些上了60岁以上年纪的长辈,他们在小时候,在年轻时一定用过姓萧。
3、祖坟,祖上的坟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萧字等等。
但不管考证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全中国,写姓肖者中,有99.9999都是原来的姓萧者,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在此,建议所有“肖”姓家人都尽可能的改正错误,改回祖宗留下的姓“萧”。
大陆同族人改姓背判祖宗之事,也引起了全世界萧氏宗亲的同情。另据可靠消息,现兹有世界萧氏宗亲会等全球数十个宗亲会已联合向国家语委、公安部建议,利用在今、明年全国换发第二代身份证的机会,为所有姓“肖”者改回姓“萧”提供方便,让千千万万族人能认祖归宗!这也希望众多族人也珍惜这个机会!============================================================
附录一:
【萧姓典故、趣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典出: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豨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典故:这个典故出自西汉时期的一段历史,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萧何确有其人,乃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他曾向刘邦推荐了善于用兵打仗的韩信做大将军,使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后来有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韩信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萧何设计以庆贺平叛胜利为理由,骗韩信进宫。韩信一进宫,就被吕后以谋反罪名杀于长乐宫钟室。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
寓喻:后人遂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或一件事情造成。
63代至67代(明建文2年赐):宏、闻、贞、尚、衍。
68代至77代(明崇祯元年定):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78代至87代(清同治二年定):令、德、维、垂、佑、亲、绍、念、显、扬。
88代至97代(清同治九年赐):世、代、朝、廷、用、安、邦、治、国、贤。
拓展资料1、曾姓为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后鄫国被灭,鄫国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用原国名“鄫”为姓氏梁卖耐,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2、中国曾姓人口2014年有770多万,排在第31位。湖南是曾姓第一大省。四川是曾姓第三大省份,大约有30万人,排在全省姓氏人口的50多名。
3、中国历史曾出现许多曾姓名配扒人,如春秋时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子、北宋文学家曾巩、晚清重臣曾国藩等。
主要来源
来源一:
太子巫
曾姓起源于姒姓。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据说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当时的舜帝就赐予禹姒姓。发明甑的曾人部落,是姒姓部落的一支。禹治水成功,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
夏朝建橡春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禹州市。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建立鄫国。古代。。。惯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实力并不强大的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4]
曾姓长久以来,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名副其实的4000年前是一家,故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2]
来源二:
少数民族曾姓。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中都有少量曾姓存在,但其绝大部分的父系是汉族。[2]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出现公共权力
二、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
2、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三、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
1、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
1)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
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
2)影响: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C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2、宗法制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大宗、小宗相对
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
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
3、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
第2课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秦朝的统一(前221年)
1、条件: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B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
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表现:A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
2、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政;监察百官;管理军务,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3、地方:郡县制。皇帝任命郡县官员。郡县乡里
4、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5、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三、影响: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型胡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对2000多年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一、西汉
1、王国问题出现:西汉初年,郡国并行
2、解决:A汉景帝:削藩、平叛、废权。
B汉武帝:设中朝、置刺史、行推恩令
3、影响——巩固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
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周改革
—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入手加强中央集权
A收精兵:禁军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
B削实权:削弱宰相、节度使、州郡和官,下设通判向朝廷直接奏报。
C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影响:A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B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C中央与地方分权斗争处于绝对上风
D皇权与相权矛盾变的突出起来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一隋唐:三省六部册租旅制
1、运行机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2、影响:A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B相权分割,利于加强皇权
二宋朝:分相权:“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度支、盐铁、户部”—--财政
三、元朝:一省制既中书省,宰相权势过重
四明朝:(一)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控制相权,加强皇权。
2、概况: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亲自掌管六部。
3、影响:1600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二)内阁的演变
1、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因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设。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
2、设立内阁:明成祖正式设立。“票拟”、“批红”
五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朝建立,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概况: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职权不断扩大,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轮流值班,只能跪受笔录。
3、影州凳响:A简化政务手续,提高行政效率。
B完全听命皇帝,大事一人裁决。
C皇权高度发展,成为重要标志。
六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遭到压制。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前2000-前1700年)标志—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前1400年—前12世纪)特点—新的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陵墓和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
二、黑暗时代: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年,希腊陷入“黑暗时代”
三、古希腊城邦制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1、城邦:一种国家形态,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2、殖民扩张:A原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少人多。
B影响: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3、城邦政体——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A公民界定: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妇女、奴隶、外邦公民没有公民权。
B政体类型: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贵族制
4、影响:城邦公民享受充分政治权力,雅典民主制提供宝贵经验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一、民主里程
1、民主初兴--贵族制:前8—前6世纪,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走向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2、走上正轨:前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
3、确立民主:前509年平民克里斯提尼改革
4、全面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二、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A.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决国家大事。所有公民均有参与、知情、发言、选举和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大学说家辈出。
B.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准备提案、主持大会、公民大会休会期间最高权力机构。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C.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审核任职资格,避行贿舞弊
三、意义和局限
1、积极:A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B多数人参与,决定更民主
2、消极:A非公民无民主权利B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C伟大文明的催化剂,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君主制:建城之初,蕞尔小国,行君主制。
2、贵族共和制
A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权力相等,选举产生
B元老院:决策机构,贵族组成,政事共商,少数从多数
C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议案。
D保民官:平民斗争的结果
3、帝制
(1)原因: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
(2)概况:A屋大维——前27年,采用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罗马进入200年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B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二、《十二铜表法》
1、编著:前452-前451年,在保民官提议下,编订十个法表,为贵族利益服务,前450年,增编两个法表而成。
2、内容:基本是未成文的。。。惯法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3、影响:A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平民的胜利。B贵族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惯法C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三、查士丁尼法典
1、形成:前3世纪后,帝国统治者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罗马法体系,代表为查士丁尼法典。
2、组成:《法典》,《法学总论》、《学说汇纂》、《新敕》,总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3、影响:A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B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8课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大宪章》
1、原因: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2、签署:13C初限制王权,保障贵族,骑士与市民利益。
3、影响: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限制王权
二、《权利法案》1689年制定,
1、目的:限制王权
2、影响:A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C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
三、责任内阁、
1、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
2、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两***政治:19世纪中,议会选举成为两大政***权力角逐的战场。大选中获胜的多数***上台组阁。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
1、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国王为元首,以首相为最高行政首长,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2、发展: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在1832年选举中取得更多席位,确保资产阶级政体的稳定。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
1、背景:美国面临新问题(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A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B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C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政体
2、制定:1781年费城制宪会议
3、原则:A、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这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
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4、补充:前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
二、联邦制度
1、概念: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挑战:州权主义活跃导致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4、影响: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三、两***政治
1、形成:华盛顿之后,总统选举受到统治控制,国会形成两***对垒局面。
2、基础:19世纪中期,民主***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利益。南北战争后,各自基础发生了变化。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一、初创共和:波旁王朝---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法国大革命(起因、标志、含义)
2、《人权宣言》(时间、机构、影响)
3、《179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实行三权分立。
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
二、曲折共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1、政体演变:法兰西第一帝国---波帝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2、《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法律规范
三、确立共和-----标志: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
四、维护共和: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对宪法进行补充,堵塞了君主派复辟之路。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一、德意志的统一
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连成一体,封建割据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2、过程:1864——1870年,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筹划下,发动了三次三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3、影响:这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二、德意志帝国: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1、性质:《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帝国国会为人民代表机构,由普遍平等的直接选举产生,虽然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有浓厚专制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2、局限:专制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深远。
三、魏玛共和国
1、建立:1919年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并颁布魏玛宪法。
2、局限:没有摧毁旧帝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
3、结局: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统治
4、启示:在德国这样专制主义影响深远的国家,要真正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A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B、直原因接: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在华利益。
2、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
内容: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定关税\此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
3、影响: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C、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根本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官绅主张学。。。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洋务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背景:列强侵略-清朝腐败-广西天灾-秀全创教
二、经过: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标志失败)
三、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影响)
《资政新篇》(评价)
四、失败:(1)农民阶级局限性(2)中外势力联合剿杀。
五、意义:(1)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产生巨大影响。(2)扫荡了清王朝统治秩序,冲击了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政治基础。(3)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最高峰。(4)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A、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侵略朝鲜、夺取东北、占领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B、朝鲜东学***起义,日本以“朝鲜改革案”纠缠
2、过程:丰岛海战—黄海决战1894年
3、结果:《马关条约》1895
4、影响:A、《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深入内地;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被迫大举外债。B、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C、极大刺激西方列强。“三国干涉还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军事改革。E、中国各界救亡图存。
二、义和团运动
1、起因:A、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B、19世纪末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2、口号:“扶清灭洋”3、清政府政策:镇压—招抚—镇压
4、影响:义和团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B、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过程:A、1900年,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B、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发布“剿匪谕旨”。
3、结果: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4、影响:《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重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
第16课辛亥革命
一、背景:
1、社会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2、组织基础:A、兴中会1894檀香山标志兴起。
B、同盟会1905东京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
3、思想基础: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B、舆论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展开论战。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
4、武装上:1911年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由于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而失败,但是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二、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
1、1911年10月10日,革命***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2、影响:武昌起义使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高潮:
1、中华民国建立:A、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B、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C、名义上为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统一。
2、清帝退位: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大权在握;立宪***和旧官僚的支持。
五、意义: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创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17课五四运动
一、背景
1、一战后,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民族矛盾:1918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二、过程
1、爆发: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
2、高潮: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有北京转移到上海,并展开“三罢”斗争。
3、初步胜利:A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B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C释放被捕学生。
三、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四、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
1、原因:A、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B、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公正、合理的社会,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主张:A、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最早的预言家”。B、傅立叶和欧文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宣言〉〉发表1848年
1、内容: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B、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原则
2、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巴黎公社
1、背景:内忧外患2、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权
3、措施:A、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工
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人民可监督罢免。B、维护劳动者利益。C、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4、意义:英勇斗争和首创精神,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5、教训及启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彻底消灭资产阶级残余势力,防止资产阶级势力的反扑;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建立广泛的同盟;无产阶级缺乏一个统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的领导。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不具备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
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背景:19世纪60年代,俄国自上而下改革,推进工
业化,但不彻底;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一战使俄国落后腐朽充分暴露,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二、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初,彼得格勒工人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战争。
2、四月提纲:A、列宁提出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B、实行土地改革。C、退出战争。
3、七月流血事件后确立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
2、1918年,全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
四、意义: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经
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摆脱封建残余和剥削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给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
由于字数限制,剩下的发布上了,留个邮箱我传给你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2023-06-26 / 19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26mb
2023-06-26 / 28mb
2023-06-26 / 10MB
2023-06-26 / 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