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有福之州”三山之一屏山上的镇海楼,被称为中国“三大镇海楼”之一。江南沿海,商业水运繁忙,古人为了寄寓美好的愿望,分别在杭州、福州、广州建起了镇海楼。
福州的镇海楼在六百多年历史的风雨飘摇中,遭遇了“九毁九建”的经历,据查,三次毁于雷击;两次焚于火灾;两次不明坍塌;一次倒于大风;民国时期改建成“林森纪念馆”,于1970年人为拆除。
1970年后,别名“三山”的福州,城区内的三座山之巅唯屏山空无古建筑,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似乎对镇海楼印象逐渐模糊。
然而,一场超强台风又勾起当地人对镇海楼的回忆。
2005年10月2日晚,第19号超级台风“龙王”在距离福州200多公里的崇武到诏安一带沿海登陆。但是,“龙王”台风却给福州带来了空前的灾害,强降水造成山洪暴发,福州市区8平方公里范围受淹,最深处达1.9米,36个居民小区停电,21条公交线路停运,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至于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台风委员会第 38届会议决定将“龙王”退出台风名册,改成“海葵”。
大灾之后,民间对重建镇海楼反应强烈,有关部门也认为,镇海楼可以作为福州重要历史文物古迹重建。
于是,重建工程项目于2006年11月18日开工,经过一两多的建设,2008年4月28日竣工,一座巍峨壮观的镇海楼重新矗立在屏山之巅。
不知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自从镇海楼开建之后,每年“如约而至”的台风虽然照样光临福建。
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
2007年8月19日,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眼看逼近福州,却突然掉头南下转向惠安登陆。
2008年7月18日,第7号超强热带风暴“海鸥”按照预报路径登临福州,但却在临登陆前“临阵脱逃”转弯北上在福建霞浦
浙江温州一带登陆。
2008年7月28日夜,第8号超强台风“凤凰”已经抵达福州家门口的——福清登陆,却突然北上,直扑浙江苍南,福州地区毫发无损。
2013年7月13日,第7号超强台风“苏力”在福州的家门口——连江登陆,但很快就减弱为热带风暴,并北移,福州启动的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警报解除。
2016年9月15日,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形成后,根据卫星云图预判直击福州,福州做了全面防灾预案。然而,强风中心刚到台湾却转头直扑厦门,给厦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021年7月24日,第6号强台风“烟花”形成后,原来的研判台风路径将在福州登陆,以至于福州大街上的大型广告牌开始拆除,做好防台风准备。不料,“烟花”台风抵达台湾时却转向北上浙江,原来预报的福州地区将普降暴雨,时至25日,浙江沿海一带已暴雨成灾,福州市区却炎阳高照。
据史料记载,福州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附马都尉王恭建城楼。据称,当时在福州城内拟建7座城楼,为了做到每座城楼的样式统一,王恭在“越王山之巅”(即屏山)督建了一座样板楼,要求所有的城楼照此样式建造。
这座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驸马爷督建的“样板楼”,何时改名为“镇海楼”不得而知,也查不到翔实的历史资料。
但是,根据张善文的《重修镇海楼记》:
镇海楼,据福州北城屏山之巅,始创于明洪武间,初称样楼,盖环城诸门楼之范式也。后易今名,累代承沿,阅六百余载矣。
由此可见,镇海楼之称是后人改名的。
笔者为了弄清镇海楼之名何时改成,又查阅了《榕城考古略》,载:明初,跨山筑城,建楼于其上,曰样楼,今更名镇海楼。上祀真武。
祭祀真武神可是朱棣的特点。
朱棣夺取皇位后,认为自己是真武神在人间的化身。于是,将真武神册封为“真武大帝”。之后,朱棣下诏在整个大明土地上,大兴土木修建真武大帝的道观,来表明对真武大帝的信仰。
由此推断,镇海楼之名有可能是在朱棣当政时期起名的。
据载,明朝时,福州闽江港口已经繁盛,当时进出福州的远洋航船,在开至鼓山脚下时,都可以看见雄伟的镇海楼。因此,镇海楼便成为进出闽江口航船的重要标志。每当五虎门潮水上涨,大船进出江口均以镇海楼为“准望”,即航行标志物。
镇海楼建成后供奉着“真武大帝”神祗,似乎又印证了“有福之州”这块风水宝地。
根据古人对风水宝地的定义,认为必须具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条件。
看看福州古城区,从镇海楼瞭望,“左青龙”为于山;“右白虎”为乌石山;镇海楼供奉真武大帝为“玄武”;从屏山之巅往南望去,一眼平川,闽江水缓缓流过,“朱雀”之地理风貌跃然眼前,符合“山水环抱”、“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说。
因此,榕城是名副其实的“有福之州”。
2023-08-11 /
2023-08-11 /
2023-08-11 /
2023-08-11 /
2023-08-11 /
2023-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