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都护府,唐朝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设立燕然都护府,统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
都护府设在故单于台,以扬州都督府司马李素立为燕然都护。
故单于台位于今乌拉特中旗。龙朔三年(663年),又移燕然都护府治于回纥部落(今蒙古国北杭爱省鄂尔浑河西岸哈剌巴剌哈孙),更名瀚海都护府,与单于都护府以碛为界,碛北铁勒诸部各羁縻府州皆隶瀚海。
辖境约今蒙古国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红发绿瞳的坚昆等居于贝加尔湖乃至叶尼塞河等部落皆受瀚海都护府统领。
瀚海都护府,唐朝管理北方铁勒诸族的都护府,安北都护府的前身。
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铁勒、回纥等十三个部落内附唐朝,唐太宗在阴山之麓的单于台(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古黄河)北岸)设置燕然都护府,以扬州司马李素立为都护,管理这十三个部落,辖境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贝加尔湖的整个蒙古高原。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唐朝又在云州设立了单于都护府(云州云中县西北也有一个单于台,以此得名),与燕然都护府以沙漠为界,南北分治铁勒(漠北)与突厥(漠南)。
龙朔三年(663年)二月十五日,燕然都护府改称瀚海都护府,治所迁移到回纥本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
单于都护府改名云中都护府,移置云中故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乡[1]),仍以碛为界,碛北诸蕃州悉隶瀚海,碛南并隶云中。
669年八月,瀚海都护府又改称安北都护府。
《隋书》卷84《北狄列传·铁勒》记“独洛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罗并号俟斤,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诸姓,胜兵可二万。”
隋时的韦纥(即回纥)尚在土拉河(独洛河)之北。传至首领菩萨时,回纥逐渐强盛起来。“贞观初,菩萨与薛延陀侵突厥北边,突厥颉利可汗遣子欲谷设率十万骑讨之,菩萨领五千骑与战,破之于马鬃山,因逐北至于天山,又进击,大破之,俘其部众,回纥由是大振”(《旧唐书·回纥传》)。
隋末唐初,铁勒和突厥以土拉河为界;突厥北边指土拉河。回纥越土拉河而侵突厥北边。
薛延陀大破突厥后,占据蒙古天山(即元之哈拉和林山)。回纥归属薛延陀汗国。贞观二十年(646年),回纥酋帅吐迷度与铁勒十一部合兵,大破薛延陀多弥可汗,“遂并其部曲,奄有其地”(《旧唐书·回纥传》)。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正月]丙申,诏以回纥部为瀚海府……多滥葛为燕然府……思结别部为蹛林州,白霫为寘颜州;各以其酋长为都督、刺史”(《资治通鉴》一九八,6244-6245)拜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翰海都督府都督。
又经数代,传至首领骨力裴罗时,东征奚、契丹,西破拔悉密、葛逻禄、坚昆,树牙帐于郁督军山,建立了强大的回纥汗国。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八月,回纥骨力裴罗自立为骨咄禄毗伽阙可汗,遣使言状,上(唐玄宗)册拜裴罗为怀仁可汗”(《资治通鉴》卷215)。“于是,葛逻禄之处乌德鞑山者臣回纥;在北庭、金山者自立叶护”(《新唐书·葛逻禄传》)。回纥的统治中心转移到了蒙古天山附近。
《史记·匈奴传》:“汉骠骑将军(霍去病)之出代二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虏凡七万余级,左贤王将皆遁走。骠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集解》引如淳:“翰海,北海名。”《正义》:“翰海自一大海名,群鸟解羽伏乳于此,因名也。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六月,薛延陁余众二万人渡鲜崿河,侵(澣)[瀚]海、金微、幽陵,三郡都督各发兵逆击,大破之,斩获八千级。于是发燕[然]副都护元[礼]臣率九姓铁勒捕[之]。”(《册府元龟》九八五,11573页)“六月,薛延陁余众二万人侵瀚海、金(徽)[微]、幽陵三郡,发燕[然]副都[护]元礼臣率九姓铁勒捕[之]。”(《册府元龟》九七三,11432页)鲜崿河即今蒙古国色楞格(Selenga)河,薛延陀渡色楞格河后,首当其冲的是瀚海府。《册府元龟》的这条记载应是《辞海》称瀚海府“故地在今蒙古国布尔干省一带”的主要依据。然薛延陀渡色楞格(Selenga)河所侵瀚海可以理解为瀚海府的飞地,是未迁徙到杭爱而留在原地的回纥。
在设立铁勒诸羁縻州、府(都督府)的同时,唐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设立燕然都护府,统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都护府设在故单于台,以扬州都督府司马李素立为燕然都护。“又置燕然都护府以统之。”(《旧唐书·北狄传·铁勒》,5349页。)、“即故单于台置燕然都护府统之,六都督、七州皆隶属,以李素立为燕然都护。”(《新唐书·回鹘传上》,6112-6113页)、“至四月十日,置燕然都护府,以扬州司马李素立为都护,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并隶焉。”《唐会要》七三《安北都护府》1558页)。燕然都护府所在的故单于台位于今乌拉特中旗。“[四月]丙寅,置燕然都护府,统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以扬州都督府司马李素立为之。”(《资治通鉴》一九八,6246页)胡注:“六都督、七州并见上。《新书》曰:‘置燕然都护府于故单于台’宋白曰:‘在西受降城东南四十里。’”。宋白又曰:“西受降城东南渡河至丰州八十里,西南至定远城七百里,东北至碛口三百里。”西受降城在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西受降城东南渡河至丰州八十里,在西受降城东南四十里的故单于台离丰州约四十里。呼和浩特市西也有单于台。《汉书·武帝纪》记元封元年:“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资治通鉴》注引杜佑云单于台在云州云中县西北百余里。按,唐云中县在今山西大同市地。《辞海》称此单于台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
龙朔元年(661)“[十月]回纥酋长婆闰卒,侄比粟毒代领其众,与同罗、仆固犯边”(《资治通鉴》二○○,6326)《考异》曰:“《新书传》云:“‘婆闰卒,子比粟嗣。’今从《旧传》。”比粟毒之毒即墨毒(冒顿之读音)之毒(越南语độc),此毒即古法语之duc‘duke公爵’。龙朔三年(663年),改燕然都护府为瀚海都护府,都护府设在回纥本部。同年“比粟毒败走,因以铁勒本部为天山县”(《旧唐书》一九五《回纥传》,5197-5198)《突厥集史》七《编年》录此条,岑仲勉先生称:“此之天山县,在今漠北外蒙古,盖因鬰督军山一称天山而名,非西州之天山县也。”“二月,徙燕然都护府于回纥,更名瀚海都护;徙故瀚海都护于云中古城,更名云中都护。”(《资治通鉴》二○一,6333)胡注:“云中都护府治金河,即秦、汉云中旧城,东北至朔州三百七十里,麟德元年,更名单于大都护府。杜佑曰:‘单于都护府南至榆林郡百二十里,东南到马邑郡三百五十里。’”“单于大都护府,战国属赵,秦汉云中郡地也。大唐龙朔三年,置云中都护府,又移瀚海都护府于碛北。瀚海都护旧曰燕然都护府。二府以碛为界。”(《通典》一七八《古冀州》,4744-4745)此碛并非龙朔二年郑仁泰、薛仁贵所过之回鹘牙(喀喇和林附近)之北的大碛,而是蒙古国的戈壁省。“龙朔中,以燕然都护府领回纥,更号瀚海都护府,以碛为限,大抵北诸蕃悉隶之。”(《新唐书》二一七《回鹘传上》,6114)。“龙朔三年二月十五日,移燕然都护府于回纥部落,仍改名瀚海都护府。其旧瀚海都护府移置云中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仍以碛为界,碛北诸蕃州悉隶瀚海,碛南并隶云中。”(《唐会要》七三《安北都护府》,1558)此碛应是阴山之北的大碛。“唐龙朔三年,分丰、胜二州界置瀚海郡都护府。”(《太平寰宇记》三八《关西道麟州》)丰州,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升永丰镇置。治九原(今五原南)。辖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其迤北一带。唐末入***项。胜州,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分云州置。治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辖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东胜市及黄河东岸托克托一带。唐专辖西岸地。按《太平寰宇记》的此条记载,瀚海都护府似设在丰州、胜州之边界上。经龙朔二年(662)的蒙古天山一战,多览葛遭受到郑仁泰、薛仁贵等率领的唐军的毁灭性打击。以多览葛所置的燕然府荡然无存。龙朔三年,唐朝以燕然府之地置天山县,燕然(都督)府从此消失。唐于贞观二十一年设立的燕然都护府从故单于台移入回纥所在的瀚海都督府(胡省三“瀚海都护后移于回纥本部”),改名瀚海都护府。“总章二年(669年)八月二十八日,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唐会要》七三《安北都护府》1559页)、“甲戌,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资治通鉴》二○一,6359页)、“安北大都护府,本燕然都护府。龙朔三年曰瀚海都护府。总章二年更名。”(《新唐书》三七《地理志·关内道》976页)。“总章(668-669年)中,改为安北大都护府,北至阴山七十里,至回纥界七百里,去洛阳二千九百里,在黄河北。”(《太平寰宇记》三八《关西道麟州》)、“天德军……总章二年,又改名安北都护。寻移于甘州东北一千一十八里隋故大同镇。”(《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天德军》)“三月,丙辰,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资治通鉴》二○九,6620-6621页)胡注:“中受降城在黄河北岸,南去朔方千三百余里,安北都护府治焉。……宋白曰:……中受降城西北至天德军二百里,南至麟州四百里,北至碛口五百里,本秦九原郡地,在榆林,汉更名五原,开元十年于此置安北大都护府。”中受降城在五原(今包头市西南),开元十年(722年)移安北大都护府于此。
2023-08-11 /
2023-08-11 /
2023-08-11 /
2023-08-11 /
2023-08-11 /
2023-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