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克软件园:安全、高速、放心的专业下载站!

已收录|爱克资讯|软件分类|下载排行|最近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游戏攻略攻略秘籍 → 1444恐怖视频在线观看

1444恐怖视频在线观看

时间:2023/08/01 19:51:00人气:作者:本站作者我要评论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1444恐怖视频在线观看和可以推荐一些费时间的游戏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1444恐怖视频在线观看以及可以推荐一些费时间的游戏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可以推荐一些费时间的游戏吗
  2. 睡不着觉怎么办
  3. 60毫米迫击炮威力大吗在战场上还有多大的用处
  4. 美国为什么不销毁核弹

可以推荐一些费时间的游戏吗

文明表示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文明,由firaxisgames开发的里程碑神作。策略游戏的龙头老大,最好玩的策略游戏没有之一

游戏主要讲述了选择自己合适的文明后,开始发展的故事,涉及现实中的,交通,科技,教育,军事,外交,农业,政治等你能想到的任何方面。通过对各种领域的开发研究制定政策,完成领土的扩张和文明的发展!

并且在游戏过程中仿真的随即事件,要求玩家动脑筋处理,比如市民暴动,政***夺权,外交结盟,战争爆发,灾难事件等等

文明游戏在国际互联网前100名游戏的排行榜上长期处于前3位。

这款游戏是绝对费时间!

好了不说了,再来一回合!

睡不着觉怎么办

谢谢邀请,睡不觉怎么办,职场,生活,各方面精神压力大!睡下后,

闭眼想象自已喜欢的事物,想象自已来到了美丽的大自然,面对着高山,大海,鲜花等,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或是聆听喜欢的音乐,慢慢而放松心情,逐渐进入甜梦之中。

60毫米迫击炮威力大吗在战场上还有多大的用处

战争需要近距离使用的迫击炮

自然,八年抗战期间,国军并不是只有82迫击炮,他还普遍装备另一种迫击炮,就是60毫米迫击炮。

而二战期间,各国...的轻武器火力要猛烈的多,所以步兵并不在以人海战术作战,而多采用分散突击。一般15米内最多1到2个战士,这让枪械打击这些目标有相当的困难,相比起来,还是可以爆炸的炮弹和手榴弹杀伤力更大。

而且,步兵在突击的时候,没有人会傻乎乎的照着机枪冲锋,多利用各种地形地物掩护自己,这让直射武器命中率有很大降低,而迫击炮的曲射特性,可以有效弥补这个缺陷。

所以,一线步兵急需要曲射炮兵火力支援。由于一线作战敌情千变万化,需要火炮极短时间做出反应,也就是迅速开炮。所以这种炮兵不是那种要了半天,才由营长团长下令发射的82迫击炮,而最好是就配属于连甚至排,和步兵在一起前进,随时随地可以支援步兵的迫击炮。

那么矛盾就来了,82迫击炮在有效射程2800米内有着很好的精度和威力!不过,它终究属于营一级的支援火炮,由团长或者营长指挥如何使用,一般并不直接支援班排一级的作战,不能及时提供给步兵连火力支援。显然,研发一种可以归属步兵连,随时可以掩护一线步兵的轻型迫击炮,就非常重要了。

显然,设计这样一种迫击炮很有难度。

步兵连是最前线的作战单位,这也就决定了这种火炮必须非常轻,炮兵携带可以跟随步兵冲锋。

而82迫击炮重量也在50公斤以上,虽然可以拆卸成3个部分(炮身、炮架、座板),但炮管就有20多公斤,加上炮手其他的物品,作战时候一个人往往负重在80斤以上。

即使今天身体强壮的美军,战斗负重也仅仅只有29公斤,而中国宋代强壮的重甲步兵,负重也不过32公斤。炮手负重这么大,显然不可能长时间支持。

由于负重大,82炮兵班最少也要4个人,除了负责扛炮的3个部分的人以外,最起码还要1个人携带一箱子弹药(4发)。

自然,仅仅有4个人也是无法作战的,因为炮兵班最需要的其实不是炮,而是炮弹。区区4发炮弹,一瞬间就打没了。

班里面还需要大量弹药手,人数不定,但最少要三四人,有的时候五六人,甚至更多。一般来说,由于每发炮弹就有4公斤,一个人在作战时,最多可以带4到6发炮弹。

以迫击炮的高射速,几发炮弹几十秒钟就可以发射完毕。所以炮兵班里面的弹药手是越多越好!所以82迫击炮班,一般人数在8到10人,大部分成员都是负责携带弹药的!

在作战时候,不管班里有多少人,至少要4到5个人一起行动,其中3个人扛着迫击炮的部件,1到2个人背着弹药,不然根本就无法作战。

这么多人行动,自然是不太方便的,像跟上步兵不太容易。

其实说来说去就一句话,82毫米迫击炮还是重了,部件还是多,这让炮兵班难以跟随步兵前进。

大家也许对迫击炮班的负重,没有直观的了解!红军时期,杨得志是迫击炮连的连长,全连只有4门炮。他们选取最强壮的小伙子进入迫击炮部队,为的就是负重。一杆步枪才几斤重,很多士兵长距离行军还受不了。杨得志回忆,全连虽然只有4门炮,但还要携带轻武器,我们负荷量大大超过步兵,体力消耗极大。抬炮的竹竿都是临时砍下来的,含水量大,为了结实,大家还专找粗壮的做抬杠,所以更加沉重。同志们的双肩,先是被压得发红,发肿,接着就破皮出血,汗水留到伤口里,像伤口上撒了盐一样钻心的疼。这滋味我体验过,是很难忍受的。

而中印战争中,由于高原作战,炮兵连用尽全力也无法带多少炮弹,几乎所有的步兵连都要为炮兵携带迫击炮弹。而很多战士高原反应严重,加上背着炮弹体力消耗更大,就这样牺牲了。不过,这还是完全有价值的,如果没有这些炮弹,那么战斗伤亡会更大十倍。

我们的敌人日本却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使用的是掷弹筒。日军掷弹筒有两种型号,主要在200米到500米内使用,威力和手榴弹差不多,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榴弹发射器。掷弹筒是为了弥补手榴弹(50米)和92步兵炮(最大射程2800米,但射速慢)之间的火力空档。

老萨附注:轻型迫击炮,掷弹筒,枪榴弹的区别。它们三者都是所谓的曲射炮火,但却有很大不同。轻型迫击炮的炮弹由炮手从炮管放入,因为自由落体落到炮管底部,炮弹尾部的底火撞击到撞针,产生的火药推力将炮弹退出炮膛,以一个很大的曲线落地,然后炮弹爆炸。迫击炮的炮弹是有尾翼的,这让炮弹在抛物线动作期间非常稳定,所以迫击炮的精度很高。

掷弹筒,则和迫击炮有很大不同。他虽然也是讲炮弹从炮口放入,但并非通过自有落体击发,而是在炮弹落后炮管底部以后,手工操作发射装置,点燃掷弹筒榴弹的底火,将榴弹推出炮管。这种击发方式的好处是,炮管不需要很长,易于制造,也极大减轻了重量,坏处在于射速较慢,远远比不上轻型迫击炮。掷弹筒的榴弹是没有尾翼的,就是单纯的一个炮弹外形的弹药。所以掷弹筒精度不高,只能在200到500米内使用,超过这个距离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有意思的是,因为没有尾翼,而炮管又不能太长,又要保证一定精度,所以日军的掷弹筒都是线膛的。榴弹在线膛炮管里面高速旋转出膛,以保证炮击精度。而迫击炮则是滑膛结构!

枪榴弹则是将榴弹套在或者插入步枪口,然后通过发射空包弹或者实弹,将枪榴弹推出去。枪榴弹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任何一把步枪发射,只需要额外带榴弹就行了。缺点在于,枪榴弹精度很差,基本上靠集群发射,然后覆盖一片地方,造成杀伤。由于用步枪弹药发射,枪榴弹射程也很近。

从作战来说,迫击炮才是真正的炮,掷弹筒属于加强的榴弹发射器,而枪榴弹只是单纯的一个榴弹而已。作战威力上,也是迫击炮最强,掷弹筒第二,枪榴弹最差。

------------------上图是德军的50毫米迫击炮,它才是真正意义的迫击炮。下图是枪榴弹和单兵榴弹发射器。其中单兵榴弹发射器,其实就和日军的掷弹筒差不多。美军在60年代大量装备这种武器,说明这种武器还是有可取性的。

日军每个小队装备两个掷弹筒,等于每个排有2个超轻型迫击炮或者说榴弹发射器,主攻的小分队(班)都有曲射炮弹支援。就这一点来说,日军在200米到500米内一线曲射火力,是整个二战列强部队中数一数二的,因为列强没有类似的装备。

由于掷弹筒仅仅2公斤的重量,比步枪还轻,掷弹筒手可以跑得比步兵还快,跟随步兵作战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掷弹筒只需要一个炮手携带,另外一个弹药手负责被榴弹即可,区区2个人,作战是极为灵活和便捷的。

这一点,是82迫击炮班所无法达到的。

在抗战初期,国军因为没有掷弹筒,更没有超轻型迫击炮,所以吃了日军大亏。

一线步兵近战时,日军的掷弹筒归属小队,也就是归属排长指挥,日军步兵随时都有曲射炮弹的支援。一般来说,日军掷弹筒手都是看到国军的目标以后,由排长指挥开炮攻击,就像轻机枪一样方便,随到随打,是最直接的步兵曲射火炮支援。

上面说了,国军的82迫击炮是营所属的武器,作战时候归属连指挥,一般都在相对的后方,受营长指挥。使用的时候,基本都是几门炮同时开炮,打击营长认为比较重要的目标。它难以像掷弹筒一样,能够直接跟随一线步兵冲锋到最前线。国军迫击炮虽然很多时候是看到敌人才开炮,但也有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敌人隐藏在哪里,根据一线步兵的指示才开炮,作为传统的火炮使用。它无法像掷弹筒那样,随时提供给一线步兵火力支援。从步兵提出迫击炮支援,到迫击炮打来,一般会有一个时差。

更况且,虽然82迫击炮虽然除了重量以外,所有性能都远远强于掷弹筒。仅仅以威力来说,82毫米迫击炮重量4公斤,装炸药高达0.5公斤左右,而掷弹筒的榴弹装药才区区几十克,双方威力相差很大,不能同日而语。

不过82迫击炮再厉害,却难以在近距离发挥同样的作用。82迫击炮在一个营却只装备2门,平均分配下去,每个连也不到1门。

而日军掷弹筒虽垃圾,每个排却都有2门,这样一个中队(也就是国军的连),就有3个小队,共6个掷弹筒,数量是国军6倍以上。

如果说500到2000米的曲射火力支援上,82迫击炮自然比掷弹筒厉害几百倍。不过就50米到500米上,由于日军装备大量掷弹筒,却占有绝对的曲射炮火优势。

国军一线步兵在近距离作战中,被日军掷弹筒压制的很厉害,因为我们没有类似的武器。如果用82迫击炮去压制掷弹筒,似乎又是大材小用,没什么必要。更况且一个连还不到1门82毫米迫击炮,日军却有6门,你也压制不了。

八路军也是这样,他们开始近距离伏击,冲到50米左右投掷大量手榴弹,然后肉搏,一度打的日军难以招架。日军随后总结经验,在八路军刚开始冲锋时候,就使用掷弹筒猛烈开炮拦截。掷弹筒炮弹威力相当于手榴弹,但射程又比手榴弹远几倍,射速又高。在八路军冲锋到日军50米之前,已经被掷弹筒打掉不少人了。

其实说来说去,主要国军在排一级,缺乏有效的曲射炮火支援。

痛定思痛,国军和八路军都开始仿造掷弹筒,以对付日军,国军就仿造了4万个以上。

万万没想到的是,用的时间稍久一点,国军官兵就一致认为:掷弹筒并不是一种先进武器,对...的弊大于利,希望将其赶快淘汰。

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横空出世

这主要在于,掷弹筒有着很多缺陷:设计上的缺陷,让它必须由炮手一手扶着炮身作为固定。这样炮弹击发时,炮身不可避免的会震动,导致出现精度的偏差;掷弹筒落单的弹体没有尾翼,炮弹飞出炮管以后无法通过尾翼稳定,所以射程必须很近,远了就打不准。早期的大正十年掷弹筒,超过175米就没有准确度可言!

以上两点如果不算很致命,最可怕的是,掷弹筒没有先进的瞄准设备,只能概略瞄准。

日军关于掷弹筒的资料中写道:八九式的瞄准装置比一般迫击炮要简单得多,发射筒外壁从筒口开始刻有一条凹槽,约占发射筒全长的三分之二。内涂白漆,称为瞄准线。掷弹筒没有单独的瞄准镜,发射时保持固定的45°,将这条白线对准目标即构成瞄准。另外,八九式在支杆狭槽两侧均刻有数字,右侧为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时的表尺(40~190米),左侧为八九式掷弹筒弹的表尺(120~650米)。如果用八九式掷弹筒弹射击某个目标的话,首先要转动调节手柄,使击发机上方的横标对准狭槽左侧相应的刻度。如果弹着点过远或过近,再转动手柄进行调节。由于发射角度和左右偏差均靠射手经验控制,误差比较大,所以尽管八九式有膛线,但精度特别是远距离射击时的精度,与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相比要差很多。

归根到底一句话:掷弹筒不是一个稳定的发射平台,由于没有精确的瞄准装备,炮弹是否能击中目标,主要看炮手的个人素质或者说经验。如果炮手富有经验,水平很高,心理素质又好,可能百发百中;一旦他比较紧张或者是个训练不足的菜鸟,可能百发都不中,白白浪费炮弹。

这对于局部战场也许不算什么,对于世界大战就不行了。因为部队损失惨重,兵员经常大换血,老兵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伤殆尽或者提拔为军士或者军官,大部分作战的主力还是新兵。自然新兵无法有效使用掷弹筒,威力自然就等于0了,还会浪费大量弹药,造成后勤的可怕负担。要知道抗战期间,光是国民政府的掷弹筒榴弹,就生产了150万发以上。

所以现在国军明白为什么列强都不搞这种武器,反而只搞轻型迫击炮了。

轻型迫击炮相比掷弹筒有一些弱点,综合性能却远在掷弹筒之上。

早在抗战前的1936年,国民政府就已经多先进的法国布朗德1935年式60毫米迫击炮调查很久,准备进行仿制。

只是抗战在一年后就爆发,兵工厂全部西迁重庆,期间严重影响了生产。而可怜的重庆兵工厂的工人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也只能满足82迫击炮的最基本生产。显然部队可以没有60迫击炮,但不能没有82迫击炮,加上钢材又严重不足,只能暂时将60迫击炮放弃了。

1941年7月,兵工署令第五十工厂开始制造60毫米迫击炮。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式60毫米迫击炮的性能,重新设计绘制产品图纸,制造工具样板等,于同年9月装出第一门炮。1942年,命名为民国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并投入批量生产。它也是国军抗战中两种主要迫击炮的后一种,1942年到1945年共生产60毫米迫击炮3400门,整个抗战时期约生产60毫米迫击炮5000门。

本来美国许诺,可以提供60毫米迫击炮所需要的所有炮钢,共6000个炮身。由于美国将领史迪威强令驼峰航线优先运送航空器材,60毫米迫击炮的钢材迟迟无法运到。国民政府无奈,只能用自产的碳素钢板卷焊。炮架除弹簧钢丝需进口外,其余零件均用铝材制成,以减轻重量。而瞄准镜,暂时也是使用82毫米迫击炮的替代。

60毫米迫击炮刚投入抗战战场,立即表现出极为优秀的性能,它作为连一级的支援火炮,它可以跟随步兵排作战,随时给予一线步兵提供火力支持。该炮性能很好,初速148米/秒,普通射速为18发/分,底火加四药包最大射程为1444米,全重仅仅18公斤。

这种最大的特点就是轻!火线作战时,区区18公斤,一个人就可以背着一门炮走,不需要分成三个部分扛着走。

非火线运输时,则可以拆卸成炮管和炮尾两个部分,分别由两个人背负。平均每个人9公斤的重量,对炮兵来说也不算什么!

相比82迫击炮8到10个人的庞大炮班,60迫击炮班仅有6人,除了一个炮手,一个副炮手以外,其余4人都是弹药手,携带18发左右弹药。根据实战来说,60毫米迫击炮一次战斗的炮击量基本都在18发以内,一个炮兵班携带的炮弹基本就够了。

如果战斗持续很久,则可以由后方后勤人员增运炮弹。

实战的时候,60毫米迫击炮只要两个人就可以操作,最多再需要一个人携带弹药即可。这样一个3人小组,携带一门炮,6发炮弹,就可以做一次有效的炮击覆盖了。

总之,各方面来说,都和掷弹筒班相差不大了,相比82迫击炮班又很大优势。

这个特点,让他再也不需要作为营一级的支援火炮,而可以直接跟随一线步兵连作战,甚至可以跟随一线步兵排冲锋。步兵冲锋到哪里,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就可以跟着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步兵需要炮兵火力支援,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都可以发挥作用。每个国军精锐部队,每个连装备4门60毫米迫击炮,这样每个排都有1到2门,这大大提高了国军近距离的曲射炮火。

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的大部分性能,均大大强于日军掷弹筒。

该炮相比掷弹筒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先进的瞄准设备,又有稳定的炮架,所以是一个相当稳定的炮击平台,炮击精度是很高的。

同样训练水平下,该炮精度远远高于掷弹筒。普通的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兵班哪怕再菜鸟,连续3发炮弹基本都能击中目标附近。而掷弹筒则主要通过射手的经验概率炮击,无法有效测算瞄准,如果遇到一个菜鸟,恐怕发射100,200发才能击中敌人。

60毫米炮弹的威力比82毫米炮弹要小不少,射程也近得多,但比掷弹筒的榴弹(威力和手榴弹差不多)要强多了。60毫米迫击炮弹重1.5公斤左右,装药100多克,杀伤半径也有15米,实际有效杀伤半径在20米左右。而掷弹筒榴弹的杀伤半径一般在10米以内,主要是榴弹和手榴弹差不多,装药量小,仅有几十克。

更有趣的是,该炮必要时候,还能和掷弹筒一样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该炮不用通过土地和座板固定炮身,仅用身管手扶发射,这种射击方式一般用于射击200米之内的目标,或者在特殊环境下发射。基本上,如果炮手这样发射,都是在近距离突然遭遇了敌人,来不及再部署迫击炮!这种炮击方式是不能精确瞄准的,只能概略覆盖某一块区域,多用于威吓敌人,而不是用于杀伤敌人。

有意思的是,60毫米迫击炮并不仅仅在抗战中发挥作用,解放军在内战,朝鲜战争,中印战争,甚至中越战争还在大量使用这种60毫米迫击炮。

朝鲜战争中使用的60毫米迫击炮,就是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

到了战争快要结束的1952年9月24日,为了加强志愿军步兵部队的火力,总参谋部规定在朝鲜的志愿军16个军,,每个步兵连增配60毫米迫击炮1门,将每个连装备数增加到3门。而这16个军目前装备60毫米迫击炮,就高达3641门!

由于60毫米迫击炮是第一线的武器,所以战损也很大。在1952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的秋季战术反击中,仅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志愿军共计损毁各型火炮240门,其中60毫米迫击炮87门,占三分之一。

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损失60毫米迫击炮1841门,由此可见装备数量之大,对于一线又是多么重要。

中印战争中,60毫米迫击炮仍然大量装备解放军的步兵连,成为排的支援火炮。在高原地形,82迫击炮重量大,难以有效跟随步兵前进,而且炮弹中,一个步兵最多携带两发82毫米炮弹。

而60毫米炮和炮弹轻得多,这在高原山地战就是最重要的。一线解放军利用60毫米迫击炮,有效的杀伤印军有生力量,拦阻印军逃跑部队,还曾经击毁过日军不少车辆。

不过解放军使用的,就是根据31年式稍有改进的63式60毫米迫击炮了。

甚至直到1979年的中越战争,我军还在使用63式60毫米迫击炮,而且战果不错。

一种火炮略加改进能用长达近40年,说明什么?说明它的性能真的很优秀,而且非常使用。

一份资料中写道:1981年5月5日,我军收复法卡山之后,越方于5月5日、10日、16日、19日及6月7日发动了数次团规模的反击,我方严守阵地,在战斗中涌现出一批战斗英雄,某部二等功臣肖某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次越方的反击中,越方在炮火掩护下出动一个团规模的部队向我方发动冲击,两军在狭小的发卡山地区短兵相接,我方重型火炮无法施展,肖某所在的炮班装备的63式60毫米迫击炮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前方指挥部命令他们立刻投入支援步兵的战斗,在他们投入战斗后不久,越方的一阵炮弹击中了炮班阵地,炮班中的老战士张某、林某等负了重伤,昏迷过去。战斗形势也越来越严峻,5号阵地上的大量敌人开始向4号阵地攻来。面对危急情况,肖某没有退缩,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迫击炮从山洼里扛到高地主峰,直接瞄准敌人射击。当时他所在的炮阵地距离高地主峰还有70多米的一段斜坡,肖某腰挂瞄准镜,左肩扛迫击炮,右肩扛一箱炮弹,手拿铁锹和镐头,飞身跃过越方炮火封锁区冲向高地主峰。冲上主峰阵地后,肖某立刻架炮射击。在肖某炮火的支援下,步兵打退了越方这次向4号阵地的进攻。利用越方退下去的时间间隙,肖某又取来了几箱炮弹,准备继续战斗。这时5号阵地上的越方发现了这门给他们造成重大伤亡的迫击炮,集中轻、重机枪向肖某猛烈扫射。肖某抱起迫击炮滚入附近的一个弹坑中,对准越方的轻、重机枪火力点,一口气发射了10多发炮弹,摧毁越方两挺重机枪。我方步兵趁机发起反冲击,夺回了5号阵地。

以上两种迫击炮以外,国军还生产过120毫米,150毫米中型迫击炮,这是团一级的的支援火炮。只是前者是1944年从美国进口材料生产了94门,后者是1939年利用以往进口的炮管生产了区区60门。虽然火炮性能都还可以,但数量太少,可以忽略不计了!

--------------------------很小巧的60毫米迫击炮。对这种迫击炮,一开始是有争议的。因为这种迫击炮相比掷弹筒来说,仍然需要2个人才能携带,毕竟还有近20公斤重量,掷弹筒才几斤而已。显然掷弹筒就近战来说,比这种迫击炮更容易携带。国军官兵对重量抱怨尚且其次,关键在于他们用惯了82毫米迫击炮,对60毫米炮弹的威力不满。他们认为这种炮弹威力较小,而且迫击炮毕竟有一定散布,所以杀伤力较低。自然,再低也比掷弹筒强大多了,直到对越反击战,解放军还在使用这种60毫米迫击炮!美军也是这样!

抗倭第一利器

除了自行制造,中国还从德国购买迫击炮800门,从美国购买了2000门。

所以,抗战期间,我们自产了1万2000多门迫击炮,从别国搞到2800门,一共是1万5000门左右了。

自然,相对中国八年自产大口径火炮100多门的数量,迫击炮已经极多了。不过相比列强,自然也不算什么。二战的苏联生产迫击炮高达34.8万门,是中国的30多倍。美国生产10.21万门,英国10.09万门,德国生产7.88万门,都是国军的七八倍。

而且这些列强都有数量极大的长身管火炮,迫击炮只是其中一种,而国军基本没有长身管火炮,迫击炮就是唯一的火炮了。

可见中国当年国力和列强差距之大!

为什么迫击炮在抗战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主要在于两个字:自产!

除了我们自行制造60毫米迫击炮约5000门,82毫米迫击炮约7500门以外,最主要的是我们可以保证迫击炮弹的供应,不需要像其他火炮一样依赖国外

早在1927年,巩县兵工厂首先制造82毫米迫击炮弹成功,1928年上海兵工厂也开始量产。当时炮弹比较简陋,弹体与后管连为一体,用生铁铸成,翼片用铁板直接插入弹尾槽内。1931年左右,华阴兵工厂也生产此弹。

1931年金陵兵工厂参考法国布朗德1930年式81毫米及上海兵工厂的82毫米迫击炮和弹改行设计成新82毫米迫击炮和弹,命名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弹,成为中国82毫米迫击炮弹的制式品种。

82毫米迫击炮弹所用引信在1935年前分瞬发、延期两种,1935年后,将两种功能合为一起,为瞬发延期两用。1945年左右,为了减轻引信重量,又将延期机构取消,改为瞬发引信。该弹重4.15公斤,装8个药包时,最大射程2500米。

除一般榴弹外,1936年金陵兵工厂还试制成功82毫米迫击炮黄磷弹。弹体内装黄磷,引信与尾翼等与82毫米迫击炮弹相同。

由于迫击炮弹的结构简单,可以由生铁直接铸造,制造难度低,不需要什么高精尖的加工技术,所以不但国民政府能够大量生产,连新四军八路军的小作坊也可以仿制。

82迫击炮炮弹唯一难造的是引信,引信必须用较好的钢材,所以还是要从国外引进,好在需要的钢材总数不多。在没有国外进口钢材的时候,只能用中国自己的钢材顶上,导致废品率较高,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著名的金陵兵工厂(后为第二十一工厂)从1935年到1949年,前后共生产593万余发82迫击炮弹。

82毫米迫击炮弹大体可以自产,而60毫米自产也比较顺利。1939年第五十工厂开始试制,但未获成功。1941年重新参照法国布朗德式设计,由该厂成都分厂试制,年底试制成功,命名为30年式60毫米迫击炮弹。

第十工厂1942年也筹造此弹,1943年试制成功。由于有了82毫米迫击炮弹仿造经验,60毫米炮弹研发很迅速,产量也不小。据不完全统计,1942年至1949年全国共生产60毫米迫击炮弹400余万发。

--------------------中国人使用迫击炮是非常擅长的,上图是直接单兵发射迫击炮,下图是八路军将迫击炮平射打碉堡。这都是迫击炮制造者做梦也想不出来的!

美国为什么不销毁核弹

这个有点冤枉美国了。美国人已经销毁了相当多的核弹,但是美国人在冷战的时候玩的太大了,所以就算销毁了一大半的核弹头,它的数量还是世界第二多。

美国是首先制造出核弹的国家,也是核试验次数最多的国家,而冷战期间,美苏两家军备竞赛中重点就是核弹的数量,在冷战结束的时候,美苏两国都拥有超过20000个核弹头,当时总是说两国的核弹头足够把全世界毁灭几十次。

美国的核弹头最多的时候有30000颗,现在才有不到7000枚,已经是销毁了不少了。

冷战结束以来,美俄双方庞大的核武库成了两国巨大的包袱,一般用不上,但是花钱又厉害,于是经过真真假假的努力,两国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削减双方的、用不上的、又花钱的核武库,一直到现在,今年统计的数字是俄国还有6450枚核弹头,美国有6185枚核弹头。

拆除核弹头并不是件容易的工作,拆一枚普通炸弹都是要废九牛二虎之力,更何况是核弹了,核弹的结构可比普通炸弹复杂多了。所以拆解工作进展缓慢。拆下来的核材料,也没有浪费,美国人近几年推出的核潜艇、核动力航母,都是号称可以50年不用换反应堆的燃料棒,其原因就是这些反应堆里边的燃料棒都是用拆下来的武器级的铀来做的,所以用的时间长。

美国现在的航母、核潜艇都是在服役期中不用更换燃料棒,其中的原因无他,就是把原来核弹里边的核材料放到燃料棒里边去了,没有从核弹中拆下来的核材料,美国人这个事是干不成的,而其他国家没有这个便利条件,核动力舰船还是要开肠破肚的更换核燃料棒。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人是在研究使用低当量核武器对付中国,很多准备的低当量核弹就是从旧的核弹拆下来的,特别是热核武器中的“板机”部分正好是一枚低当量核弹。

至于美国以后肯定还是要拆核弹的,目前核弹就是用不上,但是美国人肯定是会保留一个规模巨大,而且技术先进的核武库,现在的6000多枚核弹肯定还会进一步缩减,但是按照我的看法,美国的核弹数量最后也不会小于1000枚。

至于核武器,虽然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在实战中爆炸第三枚核弹,但是还没有任何一种武器的杀伤力能够超过核弹,现在没事老说的精确制导武器的精确是建立在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基础上的,如果是没有核武器也就不会出现精确制导武器。

图片来自网络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相关文章

  • 2022暗黑破坏神3猎魔人技能搭配攻略

    猎魔人是暗黑破坏神不朽游戏中的一位高人气职业,有着多样的技能,自然就有玩家会问:猎魔人技能要怎么搭配呢?本期春风君就来回答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 王者荣耀S28什么时候更新 赛季开始时间介绍

    S27赛季,是王者荣耀云中赛年的第二个赛季,大家接触到了新英雄桑启,随着6月将近S27也即将步入尾声,小伙伴们最关心的自然是新赛季,那么王者荣耀S28赛季什么时候开始呢?本期小编就来给大家回答这个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爱克软件园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2 IKDOWN.COM 【爱克软件园】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