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美国第十次导航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先后顺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世界有4个导航系统,分别是:
1、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条交点互隔60度的轨道面上,精度约为10米,军民两用;
2、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
由24颗卫星组成,精度在10米左右,军民两用;
3、欧洲“伽利略”系统:
由30颗卫星组成,定位误差不超过1米,主要为民用;
4、中国“北斗”系统:
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定位精度10米。
从目前的状态来看,个人认为GPS仍然是世界上最先进、应用范围最广的导航系统,而且随着美国不断对GPS系统进行升级,使得GPS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定位精度高、响应时间快、应用范围广上,更体现在其可靠性、成熟性已经得了长时间、大强度的验证,并在全世界建立了牢固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这一点,短时间内任何其他导航系统都无法撼动!
全球定位系统(英语:GlobalPositioningSystem,通常简称GPS),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国防部研制和维护的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98%)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标准时间。全球定位系统可满足位于全球地面任一处或近地空间的军事用户连续且精确的确定三维位置、三维运动和时间的需求。该系统包括太空中的24颗GPS人造卫星;地面上1个主控站、3个数据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及作为用户端的GPS接收机。最少只需其中3颗卫星,就能迅速确定用户端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及海拔高度;所能接收到的卫星讯号数越多,解码出来的位置就越精确。
该系统由美国政府于1970年代开始进行研制,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使用者只需拥有GPS接收机即可使用该服务,无需另外付费。GPS信号分为民用的标准定位服务(SPS,StandardPositioningService)和军用的精确定位服务(pps,PrecisePositioningService)两类。由于GPS无须任何授权即可任意使用,原本美国因为担心敌对国家或组织会利用GPS对美国发动攻击,故在民用讯号中人为地加入选择性误差(即SA政策,SelectiveAvailability)以降低其精确度,使其最终定位精确度大概在100米左右;军规的精度在十米以下。2000年以后,比尔·克林顿政府决定取消对民用讯号的干扰。因此,现在民用GPS也可以达到十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GPS系统拥有如下多种优点:使用低频讯号,纵使天候不佳仍能保持相当的讯号穿透性;高达98%的全球覆盖率;高精度三维定速定时;快速、省时、高效率;应用广泛、多功能;可移动定位。不同于双星定位系统,使用过程中接收机不需要发出任何信号;此举增加了隐蔽性,提高了其军事应用效能。
美国GPS:由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设计、研制,于1993年全部建成。1994年,美国宣布在10年内向全世界免费提供GPS使用权,但美国只向外国提供低精度的卫星信号。
欧盟“伽利略”:1999年,欧洲提出计划,准备发射30颗卫星,组成“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该计划正式启动。
俄罗斯“格洛纳斯”:尚未部署完毕。始于上世纪70年代,需要至少18颗卫星才能确保覆盖俄罗斯全境;如要提供全球定位服务,则需要24颗卫星。
中国“北斗”: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GPS前身是美军子午仪卫星地位系统,1958年研制,1964年投入使用
随后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提出了GPS系统计划,自1978年发射卫星开始,最终在1994年全面建成了利用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即GPS
关于美国第十次导航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7-09 / 19mb
2023-07-09 / 25mb
2023-07-09 / 25mb
2023-07-09 / 10MB
2023-07-09 / 10MB
2023-07-09 / 1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