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甘地到希特勒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为什么印度甘地写信给德国纳粹希特勒,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而遭到纳粹的无视,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甘地到希特勒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圣雄甘地是印度国民大会的领袖,民族解放运动最著名的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倡导者,有“圣雄”的称号。甘地一生为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积极奔走,他徒步走遍全国,到处发表反对殖民统治的讲话。1920年倡导和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4年当选为国大***主席。他提倡开展文明不服从运动,强调非暴力原则,并领导“食盐进军”。
1942年发动“退出印度”运动,要求立即独立。战后接受蒙巴顿方案。
1947年8月印度宣告独立,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对立让社会很不稳定,于是甘地试图以绝食来平息两教的仇视。甘地的做法引起印度教的不满,印度教的狂热分子于1948年1月30日将甘地刺杀,甘地终年79岁。
1939年7月23日,刚刚结束孟买绝食的印度国大***领袖莫罕达斯·甘地鉴于欧洲处于战争边缘的局面,决定要为渴望和平的欧洲人民做点什么,他亲自给希特勒写了一封信,内容感人至深,大致内容如下:
我的朋友们一直敦促我为了全人类写信给您。但我回绝了他们的请求,因为我感觉自己无论写什么信都很鲁莽。然而事实告诉我,我不该多虑,必须不计后果地提出我的呼吁。很显然,您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阻止一场毁灭人性的战争的人。无论您的目标有多么宝贵,您非要为了那个目标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吗?您可否听取一个刻意避免战争,但依旧成绩斐然的人的建议?总之,如果写信给您有所冒犯,希望得到您的原谅。然而甘地温婉真挚的情感遇到了不解风情的宗主国大人,无耻的英国佬居然把这封信给拦截了,他们利用邮政系统把信送到了伦敦,压根没交到希特勒手里,世界历史因此少了一段佳话。一个月之后,德国闪击波兰,毁灭众生的世界大战开启。
当然,即使信件送到元首大人那估计也没个卵用,德国发动战争已经势在必行,就是元首痛哭流涕的被感动成和平主义者也还是得开战。因为1933年纳粹上台开始到1939年总共收入了650万马克左右,但支出却超过1000万马克,不打仗国家就得破产。
甘地这老头吧,咱们得说是个好人,就是忒天真。他四处宣扬和平,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甚至还托人劝过常凯申队长也这么玩。据说听完以后常队长就哭了,你以为我想打仗啊?要不是小六子拿枪逼我,我也绝对不抵抗的好伐?
二战期间他也给丘吉尔写过信,内容还是劝英国放弃暴力抵抗,交出自己的武器,不和德军发生冲突,所有。。。回家种地。德国人让干什么也不干,德国人要杀人就让他们杀。对此丘吉尔的反应是这尼玛是个傻X吧?
甘地的所谓非暴力不合作说白了就印度一贯的爬平认草又宣称自己从来没舒服过的套路。这种操蛋方式对于君子不需要用,对于流氓没卵用,偏巧他遇到二战后虚到必须装君子的流氓英国,才勉强把印度给弄独立了。
对于这样的人,国际政治界肯定是大力宣扬的,大抵和曼德拉是一个路数,属于专门把自己人忽悠瘸的,外国友人简直爱死他们了。可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还是得听润公的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圣雄甘地,曾3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对于印度人来说他是民族英雄,在全世界他也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而更让世人好奇的是他奉行的苦行僧般克制私欲的生活:坚持素食,默想,禁欲。
然而“圣雄”也有普通人的一面:禁不住食色的诱惑。
享乐的少年
甘地本名叫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出生在印度西部港口城市波尔班达。当时的波尔班达是印度的一个土邦,而甘地的父亲就是这个邦的首相。
甘地家族是虔诚的印度教徒,属于印度教的第二种姓刹帝利,是王族、贵族、士族所属的阶级,阶级仅次于婆罗门。
综上,甘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高种姓人,家世显赫,身份高贵,从小的生活、教育等自然不会差。在成为“圣雄”之前,甘地也只是一个享乐的印度少年。
甘地13岁那年,遵循当地童婚的。。。俗,在父母的安排下,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儿卡斯都蓓结了婚。正值青春期,荷尔蒙又旺盛的甘地对男女之事有了兴趣,非常迷恋妻子。
其实在甘地结婚以前,他早就受到过对印度传统的革新之风的冲击。
那时,同学们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英人雄赳赳,印人何其小,肉食者治人,身躯六尺高。”
有次甘地外出坐火车,不小心把一只鞋子掉下去了,这时火车开动了,已经不能下去把鞋子捡回来,别的乘客也都为他感到可惜,这时甘地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把另一只鞋子也扔了下去,有人很不解,甘地的回答是:这只鞋子对我来说已经没用,如果有穷人捡到那只鞋,就有一双鞋穿了。
甘地,尊称圣雄甘地,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甘地被称作“非暴力不合作之父”,他认为,真正的强大不是暴力,而是非暴力,暴力在本质上才是虚弱的表现;坦然接受暴力打击的人,他身上就蕴藏着比任何暴力都更加强大的力量。
甘地说:“非暴力并不意味着向坏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协。非暴力意味着以人的全部心灵来反对专制者的意志。只要在这种人类法则指导下进行斗争,哪怕一个人也能反抗非正义帝国的全部权力”。而非暴力抗争的实践者都能在参加之后感到自己比参加之前更加有力、更加强大,从内心得到喜悦,体会到一种美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印度成为英国在远东对抗日本的重要堡垒,而甘地也看到了争取印度独立的绝佳时机,再次号召群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决定不帮助英国人打仗。当时英国殖民当局邀请中国出面调和。
1940年,国民政府派遣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访问印度。戴季陶见到了甘地,并向甘地说明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形势,谁知道甘地讲了一番让人大跌眼镜的话。
甘地说:“中国人要是有我这般非暴力的信念,就不要抵抗日军!中国有4亿人,给他们2亿杀,当血流成河时,日本人就怕了。如果中国这样做,日本人就会成为中国的奴隶。”对英国统治者来说,当他们统治时,非暴力是受欢迎的,再退一步说,英国...也不可能去杀这么多的印度人。但日本人呢?
只能说甘地命好,碰到的是英军,要是碰到日本人,估计印度早就灭国了。他的思想之所以被英国人扶持,原因就在于印度国内有暴力反抗运动,只好拉一派打一派。
英国人在1942年之前虽然挺烦甘地,但觉得他还算是“自已人”,因为只要有他的存在,印度人几乎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运动。几万人出来站在街头任你打,任你踢,有时还真的会让你觉得下不了手。
甘地也曾劝告捷克人、波兰人和犹太人以非暴力反抗纳粹,他还赞扬投降的法国政治家们“接受不可避免的结果,拒绝做一场愚蠢的屠杀的帮凶”。当丘吉尔呼吁民众奋起反抗纳粹时,他却倡导“你们可以邀请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随意征服你们的国家,征服你们被称作属地的国家。你们也可以让德国人跨上你们美丽的宝岛,占领你们的无数富丽堂皇的名胜古迹。让他们任意占领吧,但你们决不可丧失心志”。
他还曾经在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发表声明,敦促埃塞俄比亚人要“任人宰割”。他解释说,任人宰割的结果比反抗效果大......
他还说犹太人应当集体自杀,让全世界觉察到希特勒的暴行。战后,他辩解道:反正犹太人要被纳粹杀掉,不如死得更有意义一些。
想像一下,如果他代表中国到英国去开独立大会。英国方面在会上强调:
“我们的首要责任就是承认,不只有一个中国,而是几个。一个汉人的中国,藏族的中国,蒙族的中国,回族的中国……总之,所有的都要被尊重与关注,而不只是一个。”
各位作何感想?
文章分享结束,甘地到希特勒和为什么印度甘地写信给德国纳粹希特勒,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而遭到纳粹的无视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2023-07-09 / 19mb
2023-07-09 / 25mb
2023-07-09 / 25mb
2023-07-09 / 10MB
2023-07-09 / 10MB
2023-07-09 / 1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