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内存涨价,以及内存涨价 动摇你的攒机计划了吗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相对于阴谋,不如说是为了金钱。看过这样一个段子:金士顿一到店,所有装电脑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金士顿,你又涨价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来颗i97900X。”便排出十根8GDDR42400内存。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这次涨价一定又是你带的头!”金士顿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把8G内存涨到了八百块。”金士顿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涨价不能算坑人……涨价!……市场行为的事,能算坑人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市场占有率第一”,什么“兼容性无敌”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垄断的锅,上游就那几个厂商,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中国吃鸡群众有800万人800万一半都要升级内存吧
再加上锐龙系列上市装机现在很热而且平台只支持ddr4
大量矿卡流入市场10631066恐怕有百十万张大部分被整机商售后
双11马上就到了估计在ddr48g涨到1100-1200很有可能
目前主要的内存颗粒厂家海力士,镁光,三星,东芝等等都在更新到最新的ddr4工艺,目前良品率很低,这是官方的说法,在我看来就是为了涨价的措辞,你去看看国外的价格依旧平稳就知道了,同时时不时的来个几十万片晶圆污染报废啥的。
内存上涨最早是内存厂家要求的,13年14年内存厂家不满足低利润开始提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内存明显是人为控制的,电子产品依然遵循摩尔定律,不应该这么贵,既然以前可以低价现在理应更便宜。13年底涨的时候手机还没有所谓军备竞赛,所以手机不是上涨的理由。最近的暴涨带头的是三星,note7爆炸后开始的。这里面也可能有人炒内存,反正不是技术和产量问题。
2017年的DIY是不平凡的一年,AMD的强势逆袭给了CPU领域玩家们更加全面的选择性,锐龙APU的到来更是在入门级平台打入了一针“强心剂”。那么在2018年,DIY行业中各领域又有着什么变化和动向呢?
CPU/主板:处理器价格趋于稳定更多8代平台版型将上市
目前,Intel8代处理器已经全部上线,从i3到i5有着众多型号的处理器可供消费者们去选择和权衡,而随着目前国内渠道市场散片CPU的货源逐渐充足,近日8700K散片的价格一度降到了2300元内,非常值得入手。但在此我也很负责任的告诉网友们,几乎卖场中的散片CPU都是水货,商家自行的进行售后质保,用户去挑选散片CPU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信誉高的商家。
8代CPU有着非常高的性价比和性能,但是主板方面的资源却一直“匮乏”。“我总不能花几百元买个i3再花一千多配个Z370吧?”这句话确实是很多用户的心声。目前能够支持8代处理器的主板产品仅仅只有“Z370”,众多主板厂商也有曝出众多8代新型号主板即将上市的消息,所以如果想打造入门级或是高性价比8代平台的用户,还是等到春季主板新品上市再做选择。
再B150、B250主板中,有些主板厂商配上了DDR3代内存的插口,在新的“B360”主板中会不会出现类似的设计呢?在此我们也仅仅大胆的猜测“不会”。究竟8代处理器其它版型的主板是怎么个规格和设计,我们也只能进入等待。
2显卡:请给游戏玩家一些活路从2017年初至今,10系的非公版N卡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而AMD方面也确实为了应对NVIDIA去上市了二者间在不同价格段为之抗衡的显卡产品,这其中“打”的最激烈且关注度最高的并不是高端显卡市场,而是主流的消费级显卡市场,既1000-2000元左右的市场。
“挖矿”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双刃剑”,有人欢喜有人愁。
“挖矿”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请给玩家一些“活路”
不可否认的是,NVIDIA占据了中高端市场更多的市场份额,但AMD也毫不服输,仍在陆续上线新产品。千元级的市场已经有很多用户选花了眼,一旦到了有货的时候也都犹豫不决不知如何下手,面对涨得不成样子的显卡行业,游戏玩家们还是非常尴尬的。
NVIDIA针对游戏玩家在去年底上市了“GTX10605G”显卡,并且明令禁止用户使用该卡挖矿,但即便如此显卡市场的一片“欣欣向荣”也葬送了每个游戏玩家升级老机的想法。
我们不否认NVIDIA和AMD将会在2018年继续投入新架构的显卡产品,而在新架构显卡产品中或许也有和5G版1060一样禁止挖矿的显卡,但无论上市与否,烦请众多显卡厂商以及二级经销商不要过分的虚抬价格,给游戏玩家们一些“活路”。
3存储:价格继续涨到“不要脸”2017年,涨价的不仅是显卡,还有内存和SSD。
这次并不是“涨价”这么简单,说有多少人“一夜暴富”的也不足为过。同样的配置或许因为存储产品涨价的缘故,不增加预算的话将会直接削减核心硬件的性能。近期攒机是非常“亏”的,上图是内存产品电商处的售卖截图,相比前年这个时候最低点的时候将近涨了一倍,或许这样的上涨要一直持续到今年下半年才会逐渐的下降。
在2018年想看到存储产品平稳的降价难!
关于内存、SSD等存储产品的涨价,这是令行业中每一个人措手不及的,或许有些囤货的商人们从中得利,存储产品已经涨到了让人拍大腿骂娘的地步,但行业却和显卡领域不大一样,存储市场却没有到“有价无市”的地步,货源还是格外的充足。
在此也建议,如果你想升级SSD或是加内存条,那么还是去看看二手平台的存储产品,这些产品虽然不是全新的,但起码能够减少一些预算过个好年。这也算是对用户们最大的安慰了;在2018年想看到存储产品平稳的降价,难!
4机箱电源:国货当自强可以说,2016年到2017年,DIY领域中最不温不火的就属机电领域了,当然我们指的是一般消费级的市场,而并不是各种科幻化概念型的那些高端机箱产品。近几年国产一些品牌旗下产品都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甚至导致了一些台湾和进口厂商的产品滞销情况。
回首当下的主流装机市场,国产的机箱、电源产品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国产机电产品从质量、外观、售后、兼容性等方面也已经做到了与世界“接轨”的地步,如果你是预算在5000元以下的不同阶段DIY用户,都有相对适合的机电产品随之搭配;国产产品依旧很主流,在三百元以内的入门级市场就能挑选出很多值得购入的相关产品。
机箱电源:国货当自强
很多的用户不再去看那些进口品牌,而是把目光回到国产市场,国内众多机电品牌在外观设计以及内部架构付出的研发成本也得到了很好的用户体验,在国内积累的较多的用户群以及市场保有量,可以说还是非常成功的。而进口厂商也一直励志于千元级甚至更高的产品市场,在打造品牌形象的同时又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客制化产品,不再去走量。
从现在主流的高端配置来看,500W-600W的电源产品依旧吃香,并且在售价以及电源的整体内部方案也非常成熟。而机箱市场近一年中300元以下的产品有着很多的选择性,不错的外观设计以及内部的架构都看不出国产的“影子”,驾驭一整套平台的兼容以及散热性来说也是完全足够的;即便是水冷用户也都同样适用。
5散热:需求之余的个性化诉求2018年靠什么彰显DIY的个性?好看的机箱?高性能的显卡?一直纠结的跑分?都不是,而是一套RGB和定制化的散热系统。
可以2017年的散热市场除了“灯”其余所有发展都是非常惨淡的,用户越来越关注产品的个性化元素,并且CPU的TDP以及发热量确实在一点一点的逐渐减少。使用几十元的风冷散热器CPU处理器50度;与使用一体水冷散热器CPU处理器40度是几乎没什么区别的。50度一样可以正常使用PC,所以到了“是个散热器就能压住CPU”的时代,灯光和个性成为了散热领域很多品牌的“主导”。
散热:需求之余的个性化诉求
风冷市场一年来各大散热大厂也没什么新产品曝出,依旧是“炒冷饭”的去热卖某些爆款产品,把原先的散热器换个RGB风扇就是个“新产品”,显得整个散热行业已经停滞不前。而一体式水冷并不是不可取,如果你想要不错的视觉效果,那么有些一体式水冷在个性化和逼格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并且一体式水冷的产品形态对于主板的负担还是相比于风冷比较小的。
时下主流装机配置中,100元左右的热管塔式风冷散热器的份额较多,一些大厂旗下都有相关的产品在热卖,而6热管甚至8热管的塔式风冷几乎在2017年没有太多新品和革新技术上线,现在玩家们对于散热器的需求没有那么高了,仍旧是打造个性、差异化的产品。
62018:请对DIY忠粉好点虽然在DIY领域中的某些行业在逐渐的被压缩,或是停滞不前。但从整个的DIY行业来看,它任然像个孩童一样在逐渐的“学。。。”、“成长”。这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DIY”,它的形式依旧没有太多变化。
2018:请对DIY忠粉好点。
2018:请对DIY忠粉好点
今日本文为网友们剖析了DIY行业中不同产品领域的市场现状以及产品的购买指导;通过这篇文章,分析不同的产品线领域给予每个消费者们选购意见,初衷也是希望帮助更多有需求的DIYer,或许我们的“一手消息”在您看来已经并不是新闻。
对于新春的整个DIY行业我们已经说出了我们的分析以及看法,或许这些分析的言语和指导用到几个月后同样适用,一旦行业的某条产品线有变化,我们将继续上线行业的评论和分析文章,敬请期待本站对于DIY行业的后续相关报导。
关于内存涨价和内存涨价 动摇你的攒机计划了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2023-07-09 / 19mb
2023-07-09 / 25mb
2023-07-09 / 25mb
2023-07-09 / 10MB
2023-07-09 / 10MB
2023-07-09 / 1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