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群臣在朝堂上却玩皇子视频和历史上有哪些母子相残的例子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在朝阳门码头的遭遇,用“鸿门宴”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期间隐藏着诸多的陷阱和“杀机”,而最终四阿哥也成功破解了这一团迷局,渡过了这场危机。
四阿哥回京,百官无奈之下,前往朝阳门码头迎接。圆满完成了筹款赈灾的任务,正在奉旨回京的路上。康熙为了表彰四阿哥解朝廷燃眉之急的功绩,加封四阿哥胤禛为雍郡王,同时,也提出了希望有皇子能承担追比户部欠款的职责,并且表达了追款的决心。
这样一来,上至皇子贝勒,下至文武百官,凡是欠了款的都着了急,特别是欠款的大臣,纷纷来到八阿哥胤禩的府上寻求帮助,就连康熙朝德高望重的魏东亭老爷子也来求八阿哥帮忙,这时,九阿哥胤禟提议要大家第二天去朝阳门码头为四阿哥、十三阿哥接风,而不知所措的众人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前往一试了。
“八爷***”鼓动百官前往朝阳门码头的用意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四阿哥回京前已经知道了皇上册封郡王的旨意,既没有请旨谢恩,也没有面圣叩首,而直接先行接受百官朝贺,这种目无君父且自恃骄傲的行为必然会引起康熙的厌恶;
第二,百官宴请的理由非常明确,希望四阿哥在追比户部欠款的时候能有所宽限,而此时,康熙还没有最终下旨确认担纲追比户部欠款大臣的皇子人选,一旦四阿哥大言不惭,谈及此时,必然落得揣测圣意、妄言朝政的口实,同样也会得到康熙的反感;
第三,不管四阿哥是什么态度,百官宴请都属于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的无奈行为,以四爷的个性肯定要让百官们碰灰,这样一来好人“八爷***”来做,而四爷来唱这个“黑脸”,这些官吏四爷肯定都是要得罪的。
“八爷***”就是希望借此给刚刚加封郡王爵位的四阿哥胤禛一个下马威,但是这样的伎俩还是没有瞒过四阿哥,大阿哥敬酒被回绝,八阿哥敬酒被回绝,十四阿哥敬酒也被回绝,十阿哥敬酒还是被回绝,最后带着十三阿哥愤然离去。
其实,摆宴敬酒仅仅是朝阳门码头“鸿门宴”里的一个“陷阱”,却不是真正隐藏的“杀机”。
真正考验四阿哥的是就是帝王的仪仗礼仪,就是那些龙旗、宫灯和奏乐,以及整个的排场,因为这些细节关系到的是“僭越”之举,这才是这场“鸿门宴”的真正的核心关键和“杀机”所在。
那么,是谁安排了这些“僭越”的仪仗礼仪呢?
是“八爷***”么?是太子么?是其他皇子?还是皇子与大臣们商议的结果呢?
答案都不是。
这项罪名太大了,风险太高了,并且没有丝毫的隐蔽性,只要一查就能查到是谁主使,并且所要承担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就连太子也不敢如此行事,“精明”的“八爷***”和在官场上打拼多年文武百官更是明白其中的利害,所以并不是他们中任何一方安排的。
如果不是他们,那答案只有一个了,那就是康熙,是康熙自己导演、安排了这场“鸿门宴”的大戏。
康熙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出戏呢?
这里要明确一点,四阿哥胤禛回京的日期和具体安排,大臣们并不知道,是九阿哥告诉这些欠款的大臣们的,因此可以看出,康熙一开始并没有让大臣们前去迎接,只是安排了众位皇子前去,叙一叙兄弟之情,仅此而已。
大臣们即便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没有康熙的旨意,贸然前往也是有所顾忌的,所以魏东亭就成为了这件事情上的领路人和汇报人。康熙知道了大臣们准备前往朝阳门码头迎接四阿哥之后,这才将计就计,安排了这场“鸿门宴”的大戏,至于“八爷***”的这点小心思,康熙早就洞若观火,也并没有在意。
同时,康熙并没有安排太子和上书房的三位大臣佟国维、马齐、张廷玉前往,主要是因为这几位目标太过于明显,他们的到场就知道这是皇帝所为,所以让他们回避了,而是安排了大阿哥胤禔和三阿哥胤祉负责仪式的安排,这一点,从大阿哥与三阿哥指挥礼部司官姚典行动就能看的出。
康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四阿哥胤禛进行考验。
首先,考验他有没有居功自傲,有恃无恐。
虽然被加封了郡王,在康熙所有的儿子里面,是继大阿哥、三阿哥之后第三位被加封郡王的皇子,康熙担心四阿哥会得意忘形,因而用皇帝的仪仗和御用乐曲考验他,看看他是否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否有“僭越”之举,这是对他心态和性格的考量。
其次,也是要看看四阿哥在受封之后的状态。
是骄傲自喜,得意忘形,还是心中依然坚持忠君之道,先行叩谢圣恩之后,再接受百官朝贺,所以这一点,康熙借用了欠款官员这顿饭,对四阿哥进行了考验。
再次,康熙也是在考验此时的四阿哥有没有对皇位的觊觎之心。
被册封郡王体现了康熙对于他的关注与认可,在此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膨胀的情绪和自我满足的错觉,对于“僭越”仪仗的态度,就是观察他对于皇位的态度;面对百官的朝贺,有没有借此进行拉拢,培植***羽,都是康熙关注的重点。
最后,就是康熙就是要看看四阿哥自己对于出任追比户部欠款大臣的态度。
如果担任这个差事,那么面前的人就是要自己去“逼债”的人,有兄弟,有故友,有功臣,可谓是困难重重,这也是让他提前先把这件事情的困难看清楚,再行考虑额,毕竟,这个想要这个亲王,还是有非常大的难度的。
剧情中,有个小插曲,颇有深意,就是四阿哥胤禛同三阿哥胤祉的那段对话。
三阿哥:“居士,你从何而来?”
四阿哥:“来处而来。”
三阿哥:“从何而去?”
四阿哥:“去处而去。”
三阿哥:“勘破味食,不饮酒,汝能持否?”
四阿哥:“能持。”
三阿哥:“饿着肚皮,不吃饭,汝能持否?”
四阿哥:“不能持。”
三阿哥:“我也不能持。”
接受了康熙授意并且于四阿哥关系不错的三阿哥主动以提问的形式,旁打侧敲的告诉了四阿哥,你要知道你这个郡王是怎么来的,所以先去哪儿后去哪儿你自己要明白,赶紧去谢恩才是要紧的。四阿哥也听出了他三哥的意思,知道该怎么做,酒是不会喝的,饭可以吃一点,要给诸位皇子和大臣一点面子,只不过八爷***的继位阿哥们步步紧逼,四阿哥只得带着十三阿哥愤然离场,扬长而去。
最后的结果就是,四阿哥进宫面圣,已经知晓了一切的康熙并没有召见,而是御赐了一席御膳给两位阿哥,这是对两位阿哥在江南办差的嘉奖,同时也说明了,康熙对于两位阿哥,特别是四阿哥胤禛在朝阳门码头这场“鸿门宴”上的表现,是非常满意的,对于四阿哥的认可也又增添了一分。
一、皇帝最怕皇子结帮图谋不轨
从秦始皇开始算起,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统治下,各朝代封建统治阶级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封建礼教体系,其中的“皇权至上,唯我独尊”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算是个正常的皇帝,基本上都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皇帝说的话叫做“金口玉言”。所以说皇权至高无尚,不容质疑和挑战。
话又说回来,正因为这样的思想在皇帝身上普遍存在,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对任何人都有所防范,包括皇子。
皇子和大臣走得近,一般是大臣支持皇子的表现。这样的拉帮结派,任其发展下去。轻则皇帝被架空,严重的话就会出现逼宫甚至弑君的事件,所以任谁都会怕。所以皇帝最重要的权谋就是搞平衡,用一股势力来压制另一股势力,任何势力的一枝独大对皇权都是一种威胁。
单说唐朝,李渊不是被儿子李世民在“玄武门兵变”之后逼退位么。李隆基不是被儿子李亨在“安史之乱”之后取而代之么。李承乾不是纠集大将候君集弑杀李世民么?安庆绪不是在安禄山称帝之后杀了安禄山么?这样的事例太多,有时候就是防不胜防。一个好端端的皇帝,如果被皇子架空了,说话轻飘飘的没一点份量,你说活着该有多窝囊。被逼退当了太上皇遭到软禁,那就象一只老虎给拨了牙,一只凤凰给拨了毛,完全成摆设了,生不如死呀。更别说碰到不肖子孙来个一刀切的。
二、皇帝最怕皇子结帮否定自己的过住
皇帝的一生,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这个就是皇帝死了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候两眼一闭也就管不了那么多。皇帝生前如论如何,都会维护自己的那点尊严。大多数情况下他做一件事情对了也是对,错了也是对。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不解风情的大臣,经常因为一件小事一句话惹恼了皇帝,其实就是否定了皇帝的做法而掉了脑袋。
皇子和大臣结帮拉派可想而知,皇子处理事情会有自己的主张,难免和皇帝意见相左,甚至在一些重大事情上把皇帝以前的主张全盘否定,统统推翻。这样的话,皇帝就觉得没有了权威。所以皇帝怕皇子和大臣结***,有了叫板自己的底气,然后再来否定自己。
在这方面最具代表的就是乾隆皇帝,当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还不过瘾,当他认为自己做皇帝的时间不能超过康熙时,自动选择了退位。说是退位了,大权却牢牢握在手中不放,怕什么?就怕在有生之年嘉庆皇帝把自己的政令改的面目全非,换句话就怕自己一生被否定了。他还时时派心腹之人观察嘉庆的一举一动,看有没有按自己意愿办事。乾隆皇帝死了,嘉庆才熬出了头,嘉庆首先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了乾隆朝第一宠臣和坤。
三、皇帝最怕皇子结帮影响到江山社稷
各朝各代的皇子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都会利用自身的优势或明或暗的去拉拢或者结交朝中大臣,很多大臣为了利益也会去选边站。基本上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对异己的排除和清洗不亚于开国皇帝对功臣的打压。
那么皇子结帮,说穿了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生态,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江山社稷。比如在立储的问题上,大臣可以影响皇帝的判断和抉择。弄不好就会立下一个不好的接班人,从而断送了千秋江山梦。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和大臣赵高等人结成帮,矫诏废除太子扶苏而立胡亥即位,秦朝二世而亡。杨广和大臣杨素等人结帮,陷害太子杨勇,最终隋文帝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隋炀帝杨广登基,隋朝也是二世而亡。活生生的例子啊!更有甚者,还有地方上的皇子勾结朝中大臣,意欲里应外合,在老皇帝去世后用不正当手段谋求皇位,这样的内讧不得不让皇帝后怕,再说这样的自残方式也是皇帝不愿看到的事情。
本人头条号《走着聊着》,历史领域创作者,欢迎点击加关注!欢迎转发、留言!
历史上向来是母凭子贵,尤其是在皇家,生了儿子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若是以后有野心相当太后,儿子更是能使自己正大光明临朝的法宝,可以说,母亲是万万没有理由害自己孩子的,但历史上就真的有很多母子相残的故事。
1、郑庄公母子不相见郑庄公的母亲叫做武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庄公,一个是共叔段。
武姜生庄公的时候,因为难产,十分痛苦,所以很讨厌这个儿子,直接给他起名为“寤生”,寤生即难产的意思。
但是武姜同时又十分偏爱小儿子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但是郑武公坚决不同意,所以后来庄公才能即位。
庄公即位后,武姜还是想让小儿子共叔段登位,于是,她就请求庄公把共叔段分封到制邑去,制邑即现在的虎牢关,进可攻,退可守,地势险要,于是庄公说:“制邑太危险了,其它的城邑都可以。”
武姜就等这句话,她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请求把共叔段封到京邑,京邑一座比国都还要大的城,但庄公同意了。
庄公知道母亲的想法,也知道弟弟早晚会威胁到自己,所以他答应将共叔段封到京邑,就是等他造反,到时候就能名正言顺地驱逐他。
果然,共叔段到京邑后,大修城墙,完全超过了自己该有的等级,又过了不久,郑国北边和西边的边邑也投靠了他,庄公不管不问,共叔段不断发展,势力一直蔓延到廪延。
共叔段修好城墙,备好...,准备偷袭国都,而武姜则打算打开城门作为内应。庄公这时候也开始出击,命人讨伐京邑,京邑投降,共叔段逃到鄢城,也被打败,最终他逃到了共国。庄公终于彻底地驱逐了他的弟弟。
回过头来,庄公将武姜安置在了城颖,并且说道:“不到黄泉,不再相见。”过了一段时间,天下的风评很不好,毕竟母可以不慈,子不可以不孝,而庄公又偏偏很在乎这些。于是颍考叔提议:“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你们在地道相见不就好了吗?”庄公依从。
母子相见后,庄公说道:“地道中相见,多么快乐啊!”武姜皮笑肉不笑,说道:“地道外面相见,不是更快乐?”直刺庄公的虚伪。
史书写“遂为母子如初”,但最初他们的关系如何,大家都懂。
2、武则天杀子武则天生有四子儿女,传说其杀了三位,分别是长女安定公主、长子李弘、次子李贤。
但其长女安定公主传说是其为了嫁祸王皇后悄悄掐死的,那么史官又如何知道呢?而且当时王皇后已经没那么受宠了,武则天何苦背那么大风险杀自己的女儿呢?这个故事可信度存疑。
长子李弘死前患有肺痨,很可能是因肺结核而死,但确实死的也有疑点,他到底是不是武则天毒杀,我们还需要期待更多的考古发现。
但武则天次子李贤毫无疑问,是被他的母亲逼死的!
武则天还是武昭仪的时候,李治为了立她为皇后,带她去昭陵祭祖,可是她此时正怀着孩子,而且快要临盆。
为了皇后之位,武则天忍受着颠簸和十二月的寒冷,踏上了前往昭陵之路,在路上,她生下了李贤。
或许是这次生孩子的经历太过糟糕,李贤从小就不受武则天喜爱。
武则天最喜欢的应该是三儿子李显,不满一岁,就为他请高僧灌顶,号光佛子,立为周王,还为他建造弥勒佛像,相比之下,二儿子李贤就是个配角。
太子李弘去世后,李贤当了太子,虽然和母亲关系紧张,话都没几句,但好在父亲很喜欢他,还亲笔下诏表扬他,朝廷内外称颂。这时的武则天早已被尊为天后,野心愈大,她心中已经意识到,这个不受她待见的二儿子已经成了她帝路上的绊脚石。
宫中术士明崇俨甚为高宗和武后信赖,仪凤四年被人杀害,武则天怀疑是太子李贤所杀。因为一个术士,怀疑自己的儿子,实在是不当人母啊。不过她的怀疑也有道理,因为这个明崇俨在宫中,经常说太子李贤的坏话,而且专对武后说,估计是投其所好。
明崇俨最受李治宠信,因为李治病情越来越重,而这个术士针对李治病情有奇招,一连查了几个月,都没有查出到底是谁杀了明崇俨。
第二年,武则天让人秘密告发李贤是主谋,派人到太子府搜查,结果搜出了数百套甲衣。
这些甲衣成为了谋反的凭证,但李治却想要赦免他,武则天却坚决不肯,毕竟李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了,李贤必定会阻碍她称帝,于是她坚持要大义灭亲,最终,李贤被贬为庶人,幽禁长安。
永淳二年,李贤被流放巴州,走时正是冬天,妻儿仆从衣缕单薄。
李治死后,武则天派丘神勣到巴州搜查李贤住宅,防止谋反,丘神勣到巴州后,将李贤囚禁别室,逼令自杀。丘神勣回到长安后,被武则天贬斥,但不久重获启用,李贤之死到底是谁下令,不言而喻。
3、胡太后毒杀亲子北魏亲生母亲胡太后早期很有作为,但后来随心所欲的生活,让她日渐放纵。
她大兴佛寺,几乎掏干国库,同时她还利用自己的权利逼迫自己的小叔子从了她,导致小叔子被害,自己也被幽禁五年。
当她从幽禁中出来后,更加肆无忌惮,光明正大地将面首畜养宫中,朝政也被她所把持。
孝明帝逐渐长大,看到老妈的这些荒唐事,心中十分苦闷,但这没什么,最让他不开心的是,母后不肯归还朝政给他,还大肆杀害、流放自己的亲信。于是,孝明帝想到了一个昏招,下密诏给镇守晋阳的尔朱荣,让他举兵来洛阳,胁迫胡太后归政。
尔朱荣听后大喜,这是自己把持朝政的大好机会,于是立即赶往洛阳。但是,当尔朱荣到半路时,孝明帝又后悔了,觉得不应该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于是又下密诏让尔朱荣停军。
但这事却被胡太后的两个面首知道了,他们十分害怕,就和胡太后密谋,杀死孝明帝。
胡太后此时已经被权欲冲昏了头脑,竟然同意了面首的建议,下毒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孝明帝。
尔朱荣借机起兵,度过黄河,到达洛阳,淹死了胡太后和她所立的三岁小皇帝,把持了北魏朝政。
【坚持原创,杜绝抄袭,欢迎关注,为您解惑】
老十三胤祥被康熙囚禁十年应该是二月河《雍正王朝》里的创作,历史上的十三阿哥并没有资料证明他被囚禁十年。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来看,胤祥在康熙五十一年之后没有出现太多身影是因为他的腿上生有毒疮,应当是在养病。但既然说到囚禁一事,我们不防撇开史实,单说一下《雍正王朝》里,康熙囚禁胤祥的用心。在《雍正王朝》中,胤祥有两次被康熙圈禁。康熙四十七年,胤祥受第一次太子被废事件的波及,曾第一次被圈禁,同时受圈的还有大阿哥和被废的太子。但后来康熙准备复立太子的时候,把他放了出来,并嘉奖他有情有义,甚顾兄弟之情和侍君为臣本分。可见康熙心里对胤祥的作为是认同的,只是为了权衡利弊,对他有所磨练。
二次被圈第二次被圈禁的时间是在康熙五十一年,表面的原因是,胤祥授权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和郑春华事件,手段血腥残暴。年羹尧接到十三阿哥手令,让他回京述职期间顺道江夏镇,捉拿钦犯刘八女。随后,年羹尧血洗江夏镇,致使镇上600多口人包括老人、妇女、孩子全部被灭口。康熙认为胤祥太过暴戾,欺君罔上。不过这是表面的原因,算是给了康熙一个圈禁胤祥的借口,真实的原因,在康熙临终前召见胤禛的时候,说出了他圈禁胤祥的用心。
用心良苦,未雨绸缪“十三阿哥,性情中人,但他的心地是光明的,可是他嫉恶如仇,不会权变,朕圈禁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时冲动闯下大祸,结果把你也给牵连进去了,那可怎么收拾啊!有了这十年的教训,想他也会成熟起来,可以作为你的帮手了!”这是剧中康熙对胤禛的原话。这番话,康熙对胤禛的继位可谓用心良苦。
其实追溯到康熙四十六年的那场黄河水灾之后,要让胤禛做一个真正的孤臣的康熙,就决心要把胤禛培养成新的储君,新的大清继承人。此后他所有的作为都是围绕着这个用心来铺垫,为老四打下顺利继位的基础。圈禁老十三,也是这个为这件事做铺垫。老十三是老四的人,这是众所周知的,虽然康熙一早就把老四选为新的储君,但他并不能过早的泄露他的这个决定。一个是怕新储君会成为众矢之的,二来是怕新储君会走上旧太子的老路。圈禁老十三,可谓一举两得。一是麻醉了众位皇子和朝中群臣,以为老十三被圈,就意味着老四在康熙心里失宠,也失去了成为新储君的可能,从而打消特别是八爷***对老四的顾虑和甚至是迫害的想法,还有如康熙的话说的,万一老十三惹下大祸,肯定会被人解题发挥,从而牵连到老四的,把他圈禁起来直接消除了这样的隐患,这两点都能够很好的保护胤禛。二是圈禁胤祥十年,能磨练他的意志和心性,等老四继位后成为他的得力助手,股肱之臣,帮助他稳定朝局,协助胤禛完成康熙自己留给他的改革大业。
不得不说,康熙的帝王权术、未雨绸缪真的是高深莫测,让人惊叹和佩服。
在康熙的一路编排和铺垫下,胤祥在康熙驾崩后即刻被老四放出来,在丰台大营夺回兵权,帮助他顺利继位。胤禛在继位之后,又在老十三的协助下,迅速稳定了朝局,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完成了康熙未竟的大业,延续了大清的盛世。(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个人观点,为你解惑,不正之处,敬请指出,洗耳恭听,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关于群臣在朝堂上却玩皇子视频,历史上有哪些母子相残的例子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7-09 / 19mb
2023-07-09 / 25mb
2023-07-09 / 25mb
2023-07-09 / 10MB
2023-07-09 / 10MB
2023-07-09 / 15mb